《老南京的景物》內容包括:桐蔭寂寂、陵園路、中山陵牌坊、中山陵碑亭、中山陵陵門、行健亭、流徽榭、藏經樓等。
我的老家就在南京,奶奶的家在中华门外的窑湾街,现在那儿已经拆迁,老的景象已不复存在,这本书让我对老家的映象又变得清晰起来。就像书上所说读到这本书的人,也算是有缘。
評分我的老家就在南京,奶奶的家在中华门外的窑湾街,现在那儿已经拆迁,老的景象已不复存在,这本书让我对老家的映象又变得清晰起来。就像书上所说读到这本书的人,也算是有缘。
評分本书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1920-1930年代,在废都陆陆续续拔地而起的一些新修建筑,这些建筑大部分是因为车轮定鼎而创设,带有浓郁的民族复兴风格(大屋顶,琉璃瓦),但少部分1927之前的建筑,则遗留了更多美好年代的记忆,给这座城市增添了巴洛克、文艺复兴等色彩(尽管并不浓郁...
評分本书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1920-1930年代,在废都陆陆续续拔地而起的一些新修建筑,这些建筑大部分是因为车轮定鼎而创设,带有浓郁的民族复兴风格(大屋顶,琉璃瓦),但少部分1927之前的建筑,则遗留了更多美好年代的记忆,给这座城市增添了巴洛克、文艺复兴等色彩(尽管并不浓郁...
評分我的老家就在南京,奶奶的家在中华门外的窑湾街,现在那儿已经拆迁,老的景象已不复存在,这本书让我对老家的映象又变得清晰起来。就像书上所说读到这本书的人,也算是有缘。
手繪圖真的好美。老南京更美。
评分插畫真好看
评分這是我想尋訪的小街小巷
评分還有好多地方沒去呢!
评分非常真摯用心的一本書,雖然我的口味比這個稍微抽象一些但還是被迷到七葷八素。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