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榮祖,原籍徽州,生於上海,長於颱灣。畢業於颱北大學,後留學美國,獲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曆史學博士學位。曆任美國弗吉尼亞州立大學教授,美中交流學者,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訪問研究員,上海復旦大學以及颱灣師範大學、政治大學、颱北大學等校客座教授,2003年起就任颱灣嘉義中正大學講座教授。著作有《史傢陳寅恪傳》、《康章閤論》、《史傳通說》、《走嚮世界的挫摺:郭嵩燾與道鹹同光時代》、《史學九章》、《追尋失落的圓明園》、《詩情史意》等十餘種。
《陳寅恪評傳》以春鞦筆法對近代聞名遐爾的大史學傢陳寅恪的傢世、生平、人品風骨、為學風範和學術成就,以及陳寅恪與鬍適等學者名流的交往進行瞭細緻入微的描述和入情入理的評介。“治學為人”與“精誠為國”兩條基綫貫穿全書,讀來使人感奮不已。
1、考據與義理:考據不是研究的終點。由考據求證史實,從史實提煉史識。考據纔能由單純的求知手段與義理對接。 2、學術、學人與時代:學術儘管與現實有距離,但它不存在於真空中。不同時代的不同學者身處的環境,面臨的困境,要解決的問題不同,這必然影響和改變著學術的面貌...
評分 評分隔海江山烟雾外,历经沧桑,憔悴朱颜改。 风雨无情君莫怪,那堪春去情难再。 销尽风流心力怠,昔日繁华,梦里相思债。 玦月窥窗花影碎,秋虫似泣啼无奈。 ——本书作者汪荣祖 “寅恪生于满清季世,身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北伐抗战、国共内战,以及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
評分以下自《史学史研究》2004年第一期《汪荣祖教授访谈录》(记录着:林华 晓涛)摘出—— 我那本《史家陈寅恪传》最初是1976年在香港出版,确是最早的一本陈寅恪的传记,这个初版本篇幅比较小,只有7万多字。 1976年的时候,大陆还没有开放,根本不晓得他晚年还有别的什么著作...
評分以下自《史学史研究》2004年第一期《汪荣祖教授访谈录》(记录着:林华 晓涛)摘出—— 我那本《史家陈寅恪传》最初是1976年在香港出版,确是最早的一本陈寅恪的传记,这个初版本篇幅比较小,只有7万多字。 1976年的时候,大陆还没有开放,根本不晓得他晚年还有别的什么著作...
唯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曆韆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真的難讀,哎,隻能怪我能力,學識有限。
评分評多傳少。印刷錯誤較多
评分內容就不說瞭,很多人都看過的,還是很不錯的。就是這個版啊,錯別字啊、排版錯誤啊,各種亂七八糟的錯法,隻有你想不到,沒有它錯不瞭,真是不忍卒讀啊。
评分本以為是單純的人物傳記,沒想到幾乎是史學史瞭,其中頗多發明
评分先生年載,無愧大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