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榮祖,原籍徽州,生於上海,長於颱灣。畢業於颱北大學,後留學美國,獲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曆史學博士學位。曆任美國弗吉尼亞州立大學教授,美中交流學者,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訪問研究員,上海復旦大學以及颱灣師範大學、政治大學、颱北大學等校客座教授,2003年起就任颱灣嘉義中正大學講座教授。著作有《史傢陳寅恪傳》、《康章閤論》、《史傳通說》、《走嚮世界的挫摺:郭嵩燾與道鹹同光時代》、《史學九章》、《追尋失落的圓明園》、《詩情史意》等十餘種。
《陳寅恪評傳》以春鞦筆法對近代聞名遐爾的大史學傢陳寅恪的傢世、生平、人品風骨、為學風範和學術成就,以及陳寅恪與鬍適等學者名流的交往進行瞭細緻入微的描述和入情入理的評介。“治學為人”與“精誠為國”兩條基綫貫穿全書,讀來使人感奮不已。
他的确是一位大师。 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有这样的天才,可能会有吧。 这本书写的倒还是挺好——不过仅仅是从我主观的角度。因为我没有详细考证过陈寅恪先生的生平,所以说,书里面写什么我就只好相信什么了。 把这本书读完了,倒是突然想去读读那本《再生缘》。不知道跟前的...
評分这部汪著早在1992年就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以《陈寅恪评传》之名收入国学大师丛书中出版,此次北大版实际上是上一次的增订版。 国内有关陈寅恪的著作中,影响最大的是十年前陆键东的《陈寅恪的最后贰拾年》(三联书店,1995),出版后一时洛阳纸贵,陆著将陈寅恪晚年的无...
評分 評分不管怎样,这本书对于了解陈寅恪还是很有帮助,如果懂一些南北朝隋唐五代史,会更容易读这本书。 需要反思的是,为什么中国只有乱世才能出大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很难做到? 文革对文化的摧残不亚于日本侵华战争
評分以下自《史学史研究》2004年第一期《汪荣祖教授访谈录》(记录着:林华 晓涛)摘出—— 我那本《史家陈寅恪传》最初是1976年在香港出版,确是最早的一本陈寅恪的传记,这个初版本篇幅比较小,只有7万多字。 1976年的时候,大陆还没有开放,根本不晓得他晚年还有别的什么著作...
緻敬大師,緻敬學術!
评分錯彆字頗多 終於讀完,讀這書好像受罪似的還欲罷不能,最近真不想再看半文不白的書瞭
评分不古不今之人,這一句真是恰如其分,陳寅恪先生就是這樣,站在曆史的轉摺點上,不住地嚮前看,嚮後看。
评分讀於研究生時代。
评分先生年載,無愧大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