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從巨塔的毀滅開始。
曾經,世界是另一種樣子。誰也沒想過,「世界末日會發生在陽光明媚的週一早晨」,當高樓癱塌,真實啟動,隨後是漫長的除魅……
從紐約到台北,一段在魑魅迷惘中夜行的旅程,交纏出十三篇關於愛情、認同與死亡的故事。
一氣呵成的主題性書寫,以九一一前夕的青春燃 燒揭開序幕。一名台灣留學生「李」的失蹤,牽展出一連串的角色……從曼哈頓到七條通,從世貿中心到二二八公園,寫下失落年代裡最華麗的滄桑。
一場好友的聚散,一間暗夜酒館裡的悲歌,一個被書寫咒縛的作家,三線主題彼此糾纏、互文、掩映,揭開了跨越時空不可知的命運網絡,上演一場永無止息的 「替身」追逐──
為何他們都在尋找一個(流動的)家?一個(被寂寞反噬的)身體?一個(持續分裂的)身分?一個(或許不存在的)認同?
每個角色的故事,都是你我在面對生與死、愛與背叛、過去與未來時所碰到的困境:我們所相信的這一切,會不會哪天突然都崩解?性別、國族、歷史、愛情可能都只是一堆在相互遮飾的變調神話?
一本讓你重新發現小說感性力道的重量級作品,給在夜行中,曾經聽見過心靈傷碎的你。
網上看到的書評,看完有啟發,貼在這裡供讀者參考。 ※原文載於《文訊雜誌》298期,2010年8月號※ 早在80年代之初,都市文學曾經在台灣蔚為一時的風潮,黃凡、張大春、朱天文、袁瓊瓊等作家輩出,為那一個正處於從傳統農業轉型到現代商業社會的關鍵性年代,留下了許多鮮明的紀...
评分網上看到的書評,看完有啟發,貼在這裡供讀者參考。 ※原文載於《文訊雜誌》298期,2010年8月號※ 早在80年代之初,都市文學曾經在台灣蔚為一時的風潮,黃凡、張大春、朱天文、袁瓊瓊等作家輩出,為那一個正處於從傳統農業轉型到現代商業社會的關鍵性年代,留下了許多鮮明的紀...
评分網上看到的書評,看完有啟發,貼在這裡供讀者參考。 ※原文載於《文訊雜誌》298期,2010年8月號※ 早在80年代之初,都市文學曾經在台灣蔚為一時的風潮,黃凡、張大春、朱天文、袁瓊瓊等作家輩出,為那一個正處於從傳統農業轉型到現代商業社會的關鍵性年代,留下了許多鮮明的紀...
评分網上看到的書評,看完有啟發,貼在這裡供讀者參考。 ※原文載於《文訊雜誌》298期,2010年8月號※ 早在80年代之初,都市文學曾經在台灣蔚為一時的風潮,黃凡、張大春、朱天文、袁瓊瓊等作家輩出,為那一個正處於從傳統農業轉型到現代商業社會的關鍵性年代,留下了許多鮮明的紀...
评分網上看到的書評,看完有啟發,貼在這裡供讀者參考。 ※原文載於《文訊雜誌》298期,2010年8月號※ 早在80年代之初,都市文學曾經在台灣蔚為一時的風潮,黃凡、張大春、朱天文、袁瓊瓊等作家輩出,為那一個正處於從傳統農業轉型到現代商業社會的關鍵性年代,留下了許多鮮明的紀...
2019-055。部分篇章很晦涩,但是反映出的那种孤寂、无望、如坠深渊、又报以希望的那种感觉,很打动人。
评分当代海派抒情尴尬雷人彩虹屁合集
评分〈轉世〉一篇特別的好,像黑暗中只點了一盞燈的舞台,華麗黝暗。 彷彿一轉身就看見了,五年後、十年後自己即將遭遇的瞬間。汗涔涔。淚涔涔。
评分从断代往回读,郭强生真的在书里杀我千百遍。
评分我對那些同志的世界一無所知 那我是什麼? 在擁擠的區間車上翻開讀 旁邊拉著手環隨車身搖晃的男孩 舉著的手臂偶爾擦過我臉頰 偶爾讓我的短髮給扎一下 我感受到他的膚觸體熱與鼻息 回想著十七歲 如今我已稱呼他為男孩 也不想多懂太多吧 免得又是另一場初夏荷花 不是那麼喜歡荷花的不可褻玩 我會想到那下面都是討厭的福壽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