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最后30堂哲学课》内容简介:哲学是一种“活动”,一种从普遍性观点出发的思考活动与批判性反省。任何具有理性的人。都可以从事这种活动;只要不气馁、持之以恒,哲学可以成为心灵的一种思考习惯《父亲的最后30堂哲学课》的目的,并不是让我们在一个月内便成为哲学家。而是要教我们如何“用哲学打法思号”。每一堂课虽然只在短短的篇幅,却布满了思考的轨迹。不论有没有接触过哲学,不率是9岁还是99岁、只要跟着贾尼科的脚步,一步一步地慢慢思索,就会发现哲学的趣味与价值!
烦琐的哲学术语,谦虚的思索,做一位清晰而理智的哲人。 正是因为她美艳无比,所以她的美才是无法表现的。 Q:要谈丑,先要搞清楚理想的美是什么,美的标准是什么? A:每个人对美的理解不一样,所以就不存在一种理想的美了。 美的一致 哲学里的常见情况,没有什么确定性的结论...
评分 评分cover 哲学不应止步于思考。体验生活中的苦与乐,才是哲学的真正内涵。 3 光明总会驱散黑暗,喧嚣总会归于沉寂,游戏过后 总要严肃一下。 8 有的人功德圆满,有的人一无所获,还有的人沦为一场悲剧。 批判精神,怀疑主义。 9 在哲学和科学的领域里,一个命题是否有价值,与他的...
评分2002年,多米尼克·贾尼科当时64岁,是一位普通的法国父亲,也是一位颇负盛名的当代哲学家。 那一年8月,在女儿苏菲高三开学几周前,他却突然因病离世。家人们在他的书房里找到一部刚完成的哲学书稿,那是他准备送给女儿的开学礼物…… 在这本书的背后有一段温馨的故事:一位父...
评分2002年夏天,法国哲学家贾尼科即将从尼斯大学退休。他的女儿克莱正在读中学,打算开始学习哲学,于是这位可爱的父亲便花了一个多月时间,为女儿写成这本哲学入门书。但不幸的是,8月,初稿刚刚完成的隔天,贾尼科就在地中海蔚蓝海岸一个叫艾兹的小地方游泳时,因心脏病发,与世...
还真的读了一个月,不过很不错。
评分撒下智慧的种子
评分嗯,还行吧~!
评分撒下智慧的种子
评分作者力求用浅显的语言作简明的哲学导论,对没有接触过哲学的读者,特别是青少年,我以为内容上还是稍嫌复杂,结合现实生活不太多,不过篇幅不长,适合慢慢品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