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道司·赫胥黎(Aldous Huxley, 1894—1962)是一位多産的英國作傢,共寫作瞭50多部小說、詩歌、哲學著作和遊記,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長篇小說《美麗新世界》。他是生物學傢的兒子,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先後畢業於伊頓公學和牛津大學。他對人類生活中的矛盾具有超人的預見力。盡管一次眼疾幾乎讓他視力全失,但在學習瞭盲文後,他逐步開始寫作,先後創作瞭許多胎炙人口的小說,並在20年代成為一個明星人物,其中,1932年創作的《美麗新世界》讓他名留青史。
《美妙的新世界》是A.赫胥黎著名的幻想小說,含義深刻,耐人咀嚼,因此十分暢銷。它1932年齣版,到1966年的34年間已經齣瞭哈珀版、新哈珀版、矮腳雞版、矮腳雞經典版等57版,共275萬冊。作者A.赫胥最膾炙人口的作品就是《美妙的新世界》,這本科幻小說為他贏得瞭巨大的世界聲譽。這本書的名字意味深長。它來自莎士比亞的傳奇劇《暴風雨》。本書主要刻畫的是機械文明下的未來社會中,人的“人”性被機械剝奪殆盡,處於“幸福”狀態的人們以幾種種姓産生於工業化的育嬰房,接受種種安於現狀的教育,熱愛機械化的工作與生活方式。他們擁有安定、無限的 “自由”,卻喪失瞭科學、藝術、婚姻、個性、甚至喜怒哀樂。偶有對現狀産生懷疑或叛逆心態者,均被視為不安定因素放逐邊遠地區。
与1984相比,这个世界似乎要美好的多,人们不需要压抑自己的欲望,可以尽可能的作乐。是个幸福的世界,但是又很恐怖,因为很多世界观是我们接受不了了,没有父母,没有亲人,没有家庭,没有婚姻,没有爱。人们只是做着自己该做的和想做的。人是被按照需要创在出来的,而且千篇...
評分2503年,一个婴儿养育室里。护士们在地板上摆了一堆图书和鲜花,然后把一群长得一摸一样的、8个月大的婴儿放到了地板上。婴儿们看到图书和鲜花,飞快地爬过去,拿起来玩耍。这时候,长官一声令下,护士长启动电路装置,一时间,刺耳的警报响起,地板被通上了电,触电的...
評分看到对《1984》的评论,让我想起另一本书《美丽新世界》。对1984里描述的令人窒息的独裁场景我已不担心,因为从上个世纪末开始,我们这一代人已经开始翻过那沉重的一页,中国人正头也不回地掠过《1984》的阴影。这本书在二十年前对国人会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但在半个多世纪后的...
評分这些天,痛苦一遍遍地翻腾。在放纵心灵和等待麻木的过程中,我读到了《美丽新世界》。 那不一定是想象中的救赎,但至少带来了安慰。 不想讨论它的反乌托邦涵义和显而易见的政治讽喻,我只知道老赫胥黎穿越74年的时光让我明白孤独和痛苦意味着激情未泯,灵魂仍然品尝得到渴望的...
評分说起反乌托邦的文学作品,乔治奥威尔的《1984》似乎在国内更享有盛名,相比之下,赫胥黎的《美妙的新世界》(美丽新世界)的知名度就要差上好多了。豆瓣上简单地一比,《1984》各个版本的读者加起来约有7000,而《美妙的新世界》却只有两三百人而已。 只因奥威尔所写的,几乎...
比想像的差,作為一本反烏托邦作品,遠遠趕不上《1984》。其所闡述的意義確實讓人觸目驚心,但其小說錶現的形式及其語言本身,卻未能與其思想的深度相提並論。
评分與此相比,地獄太仁慈瞭。
评分一嚮不算是太喜歡帶太多政治隱喻的小說,不過赫胥黎這部倒是天馬行空看的很入迷。描述的大約也是我們所嚮往的,高層的人聰明極樂,下層的人愚笨也無精神的摧殘,但是這樣的烏托邦社會閱讀起來真是毛骨悚然令人害怕
评分社會、本分、穩定,三個詞語硬邦邦地砸到瞭當代中國的死穴上。豐贍的學識和寬闊的想象力讓赫胥黎的這部薄薄的小說讀來非常厚重;相比而言,奧威爾對蘇聯不依不饒的嘲諷則更得力於那段曆史自身的沉痛。王嚮遠師課上也曾提醒過,烏托邦和反烏托邦小說多齣自英國人之手,內中緣由值得一探。後記裏孫法理先生未能譯齣的一篇附文,想來也是有些隱情的。
评分比想像的差,作為一本反烏托邦作品,遠遠趕不上《1984》。其所闡述的意義確實讓人觸目驚心,但其小說錶現的形式及其語言本身,卻未能與其思想的深度相提並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