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学纪程

困学纪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曹道衡
出品人:
页数:255
译者:
出版时间:2014-10
价格:29.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0072076
丛书系列:碎金文丛
图书标签:
  • 回忆录
  • 曹道衡
  • 文学研究
  • 学术
  • 随笔
  • 自传
  • 文学
  • 齐·碎金文丛(商务印书馆)
  • 困学纪程
  • 学术随笔
  • 思想记录
  • 读书笔记
  • 人生感悟
  • 文化反思
  • 自我成长
  • 精神探索
  • 知性写作
  • 哲思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著名文学史家曹道衡先生,作为新旧学转型之际成长起来的老辈学者,对读书与治学见解独到。本书是其学术自传,语脉井井而间生波澜,笔触平实却不乏个性。曹先生谦抑地说,回首几十年,有的只是在困而学之后所得的一孔之见,但相信读者能从字里行间读出一代大家于道德、文章两端的自励,及对后来者的殷殷期许之情。

作者简介

曹道衡(1928—2005),著名学者,长期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文学遗产》编委。代表著作有《中古文学史论文集》、《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兰陵萧氏与南朝文学》等。

目录信息

自序
第一章 来京以前
(一)家庭和童年
(二)初进中学
(三)重返私塾
(四)学医无成
(五)在无锡国专
(六)报考北大的前一年
第二章 在北大上学
(一)初到北京
(二)在北大学习
(三)初任课代表
(四)下乡“土改”
(五)补课和等候分配
第三章 在中央文学研究所
(一)第一天报到
(二)在大同煤矿
(三)再次分配工作
第四章 不平静的书斋生活
(一)民间文学和古典文学
(二)《红楼梦》研究批判
(三)不断的运动
(四)运动的间歇
(五)从1957年到1958年
(六)进城以后
(七)“文化大革命”的前奏
第五章 “文化大革命”
(一)“文化大革命”的开始
(二)“五七干校”的生活
(三)运动的继续
(四)在文化部“录音组”
(五)回到文学所
第六章 走上正轨
(一)领导班子的建立和几项工作
(二)南京之行
(三)访问日本
(四)右目失明和眼科手术
(五)繁忙的1984年
第七章 曲折的道路
(一)突如其来的改选
(二)走自己的路
(三)继续探索
(四)我的退休
(五)初次培养博士生
第八章 九十年代
(一)“文选学”研究会
(二)招收第二届博士生
(三)几项业务工作
第九章 我的退休生活
(一)退休之初
(二)移居西直门
(三)手术室外
(四)赴台讲学的设想
(五)退休后的乐趣 .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困学纪程》曹道衡 商务印书馆 2014年 好久没有看闲书,在摇摇晃晃的公交车上,读完了4月份的第一本书。所谓没有时间大抵都是借口,每天半小时的公车时间,一周左右就读完了这本学人自传体的小书,也为以后的阅读提了点儿醒。 阅毕《困学纪程》,书的内容并不晦涩,有点...

评分

《困学纪程》曹道衡 商务印书馆 2014年 好久没有看闲书,在摇摇晃晃的公交车上,读完了4月份的第一本书。所谓没有时间大抵都是借口,每天半小时的公车时间,一周左右就读完了这本学人自传体的小书,也为以后的阅读提了点儿醒。 阅毕《困学纪程》,书的内容并不晦涩,有点...

评分

《困学纪程》曹道衡 商务印书馆 2014年 好久没有看闲书,在摇摇晃晃的公交车上,读完了4月份的第一本书。所谓没有时间大抵都是借口,每天半小时的公车时间,一周左右就读完了这本学人自传体的小书,也为以后的阅读提了点儿醒。 阅毕《困学纪程》,书的内容并不晦涩,有点...

评分

《困学纪程》曹道衡 商务印书馆 2014年 好久没有看闲书,在摇摇晃晃的公交车上,读完了4月份的第一本书。所谓没有时间大抵都是借口,每天半小时的公车时间,一周左右就读完了这本学人自传体的小书,也为以后的阅读提了点儿醒。 阅毕《困学纪程》,书的内容并不晦涩,有点...

评分

《困学纪程》曹道衡 商务印书馆 2014年 好久没有看闲书,在摇摇晃晃的公交车上,读完了4月份的第一本书。所谓没有时间大抵都是借口,每天半小时的公车时间,一周左右就读完了这本学人自传体的小书,也为以后的阅读提了点儿醒。 阅毕《困学纪程》,书的内容并不晦涩,有点...

用户评价

评分

桑榆之光,理无久照。承前启后的一位学人,出身一般(至少不算寒微),又经历了一系列的动荡,治学的精力和资源委实有限。叹惋。深度近视用眼过度导致视网膜脱落,前辈的惨痛教训,后学当引以为戒。

评分

是一本很有意趣的小书。有趣的地方,我个人觉得有趣的地方是回忆唐文治所办无锡国专以及初入社科院文学所时的部分。前两天刚刚翻过唐兰的论文,所以看他提了一下唐兰的风格,也挺有意思。

评分

质朴而诚恳。曹道衡忠实地还原了自己求学和治学过程中的点滴。对我而言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步入40年代,对曹道衡这样一个一般家庭出身的孩子而言,想要找到一部别人提及的某某名著,也是很不容易的。大部头、珂罗版、稿抄本,这些东西都不是一个普通家庭能轻易接触到的,因此曹道衡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治学方向,在种种可能的条件下找到一个最优解。他最后选择治魏晋文学,其实就是一种多少带些无奈的选择。今天我们见书容易多了,往往就体会不到上一辈人的一些具体而微的难处了。

评分

补标。上学期期末在图书馆翻完。

评分

曹先生我之前是没有听说过的,他所研究的领域我也不是很了解,会选这本书来读纯粹是偶然。大概是在随手翻阅的时候看到了书中有对文革时期的描述并且提及了一些我比较熟悉的前辈学人。整本书大概是在二十万字上下吧,虽然有255页之多,却只需要三个小时可以读完。感受最大的是曹老的谦虚,先后在序言和后记中提到自己不善言谈写作,这本书的价值可能没有那么大。我却觉得读来清爽怡人。如果让我来为这本书写一句推荐语,大概是“诚诚恳恳将我这一生,写给你看。” 书中并无华丽的言辞,只有一位一辈子从事文史工作的老者对自己一生的回望及对事业的热爱和对青年的期望。这样的书,还可以更多些。我所熟悉的,更多是在曹老之前一辈的学人,如果他们也能够有机会去留下一些记录自己生平的文字,也不会让后人只能通过各种“演义史话”去了解他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