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加藤嘉一
1984年生於日本伊豆。 2003年4月“非典”高峰時來到中國。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畢業。 2005月4月後開始為《南方週末》、《環球時報》等媒體撰寫時事評論,並參加電視評論(央視《環球視線》、《實活實說》、《對話》等,鳳凰衛視《鏘鏘三人行》、《新聞今日談》、《全球連線》、《時事辯論會》、《華聞大直播”等)、國際交流、同聲傳譯、跨國談判等社會活動。
現擔任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看天下Vista》、《瞭望東方週刊》、《新京報》、《北京青年週刊BQ》、《Japan Business Press》等專欄作傢。曾齣版《七日談:來自民間的中日對話錄》(閤著)、《日本走嚮何方》(譯著)、《以誰為師:一個日本80後對中日關係的觀察與思考》(專著)。
《從伊豆到北京有多遠》內容簡介:他1984年齣生於日本靜岡縣美麗的伊豆——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中的那個伊豆。他來到世界上,仿佛就為瞭麵對磨難:3歲遭遇車禍,5歲開始打工——送報紙、做模特,代替父親和惡勢力周鏇,留下永久的傷痕……他恨社會的不公,但內心依然陽光……
中國經曆改變瞭他對世界的看法,“非典”、奧運、汶川地震、中日關係……他的成長中融入瞭中國的元素,他也成為瞭日本新一代中最具代錶性的“中國通”。
作者加藤嘉一推薦圖書:《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加藤嘉一對話封新城,立即查看詳情>>
看完这本书习惯性的记录在豆瓣上,顺手拉了下书评,看到了几篇,本是一个不爱写也不爱看书评的人。却突然有了写书评的冲动。 有一书评作者与加藤嘉一本人有过接触,有些观点实在不能苟同。就作者观点而言,加藤的“走红”带着相当一部分的幸运色彩,以及因为有渠道可以获得一...
評分早晨在看加藤嘉一的书。我对其中的一些观点产生共鸣: 1,“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任务。盲目同情,对对方伤心而忽视自己该做的事情,是错误的。” 2,“我这个人坚决地认为,对于和我有关的一切事物,都是需要解释的。不想简单地归为不为什么” 不解释只是针对没...
評分 評分下面是我对此书的摘抄、自己的感悟记录: 1、每逢生日,4月28日,我都深深感谢父母,那一天,被庆祝的不应该是被生者,而是应该感谢孕育生命并抚育生命的父母。假如我将来有了孩子,他或她一定也会为我祝福的。这是我理解的生命的逻辑、生命的伦理。 对我的启发: 每年的生日...
評分从书的目录就可以很清晰的看出:第一部分主要讲加藤个人事迹,第二部分主要讨论中日政治关系。而我一向对于政治不感冒的,但并不影响我去了解一个和政治有关的人。了解一个人经历及思想,对自己是大有禆益的。 上次听了加藤关于“危机感”的讲座后,在本书中,作者也有提到很多...
做自己,獨一無二的自己。——2012.5.11
评分比起評論更喜歡小事情的描寫
评分比起評論更喜歡小事情的描寫
评分三星半 三星給他的毅力 半星給部分正確的片麵觀點
评分他隻詳談瞭剋服睏難的過程,怎樣如此地有見識如此地受媒體追捧完全沒有提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