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门M.莱因哈特(Carmen M.Reinhart),马里兰大学经济学教授。与人共同主编了《21世纪首次全球金融危机》一书。经常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授课。
肯尼斯·罗格夫(Kerlrleth S.Roqoff),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Thomas D.Cabot公共政策教授。《国际宏观经济学基础》的作者之一,美国国家公共广播、《华尔街日报》和《金融时报》特约评论员。
《这次不一样?(800年金融荒唐史)》用定量的语言讲述了以各种面目出现的金融危机的历史。想传递的基本信息很简单:我们曾经经历过。无论最近的金融狂热或金融危机看起来多么与众不同,都与其他国家或过去时期所经历的危机存在极多共同之处。有了何其相似和不乏先例这种认识,就使得我们朝着完善全球金融体系迈进了重要的一步,使我们能够降低未来危机的风险,也能更好地在危机来临之际妥善应对灾难。
本书显然并非市面上常见的半吊子经济学所写的宏大叙事类畅销书或民科撰稿人杜撰的经济小说类大作,而是一本由学院派经济学家——而且是业界具有一定声誉的主流经济学家撰写的数据整理、现象说明、文献综述类的专著。经济学训练的第一步就是:解释“为什么”之前,要先用数据说...
评分 评分摸鱼小组评论:这是一本枯燥的书,因为它的时间跨度有800年,还用了大量的样本佐证,但这本书想讲的道理其实就一个:当危机已经被很多人预感到要发生的时候,其实它就是要发生了,只是速度快慢而已。图表很多,假说很多,验证逻辑很多,并不如小组之前推荐的书读来带感。而且没...
评分 评分这是一本写经济危机的书,当然,更像是一本学术著作的大众版本。里面用很多数据和事实,描述了金融危机的各种形态和成因。读起来,它不像《大而不倒》那样,充满跌宕起伏的故事性。但是作为一个粗略学过经济的人,读起来还是没有难度的。 书中写到很多金融危机的现象...
嚓!好书全他妈的被封面毁了
评分可以
评分数据实在是多点
评分听过和没听一样
评分同类书籍中算是很好的了,如果我们能带着目前中国的问题,去读这本书,会有一些所得。政府总想花钱,税收不够就想借,发外债或者发内债,当债主信心不足时,政府没法借新还旧,就得违约,这时有3种方法,不还外债、不还内债、货币减值(很大可能引发通货膨胀,但不一定)。前两种方法,如果银行是大金主,往往银行倒闭,没人给中小企业放款,然后中小企业倒闭,经济大衰退,政府税收大减,还得掏钱救助银行,很亏。所以政府喜欢让普通自然人来当金主冤大头,而不是银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