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鲍尔斯(Paul Bowles,1910—1999)
美国传奇作家、翻译家、作曲家。一生只创作过四部长篇小说,却被视为20世纪美国极具代表性的作家,《时代周刊》称他是那个年代独一无二的作家。2002年,其作品由美国著名非营利性出版机构美国文库收录出版,成为传世经典。
◆鲍尔斯深受存在主义文学影响,曾翻译过萨特、博尔赫斯等作家的作品,美国评论界称:“没有哪位作家能像鲍尔斯那样对存在主义哲学作出这样全面的阐释。”
◆鲍尔斯与艾伦•金斯堡、威廉•巴勒斯等垮掉的一代作家相交甚笃,评论界也将他视为垮掉的一代,但他本人却否认。
◆1929年,鲍尔斯辍学前往巴黎学习音乐创作,随后为田纳西‧威廉斯、奥森‧威尔斯等著名剧作家、导演作曲,迅速成为美国当代著名作曲家之一。
◆1947年,鲍尔斯移居摩洛哥丹吉尔,并在此居住了52年,一直到去世。丹吉尔也因为鲍尔斯,吸引众多艺术家前往,成为文学圣地。
◆《遮蔽的天空》是鲍尔斯的长篇小说处女作,出版后即连续10周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在美国平装版首印就多达20万册,两个月内加印三次。
◆1990年,《遮蔽的天空》由贝托鲁奇改编成同名电影,获金球奖、英国电影学院奖等多项大奖。鲍尔斯本人亦有出色演出。
◆2017年,坂本龙一因为太爱这本书,甚至将鲍尔斯在电影中朗读书中精彩段落的原声编进了自己新专辑中的一首歌曲《Fullmoon》。
原谅我的粗鄙,在此之前从未听说过保罗·鲍尔斯,喜欢贝托鲁奇和马尔科维奇,却没看过原著改编的电影。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是震惊的,波特的那个怪异的梦境时常出现在我的脑海中,那辆加速行驶的火车,冲向由无数床单堆砌如山的大床。 小说的一开头,便是男主人公波特从这个梦境中...
评分看鲍尔斯,就会想起格林,同样是对异域的书写。只是鲍尔斯的更有哲学思辨意味,而不是现实批判性。比如在《遮蔽的天空》中,文学化的语言,营造的是来自文明世界的西方人闯入相对落后的北非的蛮荒之地的那种惶恐无助的氛围。田纳西·威廉姆斯对这本书评价很高,认为它是一个寓...
评分终于读完了。就像真的经过了一次震撼的旅行,劈头盖脸的感受冲刷全身,脑子里却不知道该有什么想法,因为这样的旅行,实在是超出头脑惯常的模式。 对男女主角来说,他们经历的可能都算是一次失败的旅行。他们选择一块远离文明的土地,是为了远离他们熟悉的文明所带来的战争、...
评分保罗·鲍尔斯1910年生于美国纽约,幼年时就显示出了文学才华, 3岁会读,4岁能写,17岁就开始发表诗歌。 在写说小说前,就已是著名作曲家,曾为田纳西‧威廉斯、奥森‧威尔斯等著名剧作家、导演作曲,评论界称他“已进入了音乐的最高殿堂”。 同时他也是一名出色的翻译家,...
评分2019.4.21-5.4. Story about existential crisis in colonial Africa. 非常好看!
评分Not as imaginative as the film. Bowles' voice is less fascinating than Bertolucci's vision. However, he does have an acute sense of despair that depicts Kit convincingly.
评分Not as imaginative as the film. Bowles' voice is less fascinating than Bertolucci's vision. However, he does have an acute sense of despair that depicts Kit convincingly.
评分Paul Bowles 1949年出版的小说,直到1990年才被贝托鲁奇搬上银幕,而后又是二十多年才被我拾起。一段破裂边缘的婚姻,一趟有去无回的撒哈拉之旅,因为深爱而分开,因为找寻而迷失 —— 寄予旅行太多的意义,本身就是危险的。(另,作者在再版自序中澄清小说并未折射其本人,他的妻子甚至从未踏上过非洲大陆。)
评分Paul Bowles 1949年出版的小说,直到1990年才被贝托鲁奇搬上银幕,而后又是二十多年才被我拾起。一段破裂边缘的婚姻,一趟有去无回的撒哈拉之旅,因为深爱而分开,因为找寻而迷失 —— 寄予旅行太多的意义,本身就是危险的。(另,作者在再版自序中澄清小说并未折射其本人,他的妻子甚至从未踏上过非洲大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