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藤嘉一
1984年出生于川端康成笔下美丽的伊豆,3岁遭遇车祸,5岁时就有了将来要当日本首相的宏愿,13岁开始打工送报为父母分忧。
2003年“非典”高峰时,在没有人民币、没有中文基础、没有朋友的“三无”状态下,他拒绝了日本最好的东京大学,只身来到中国,从“零”开始在北京生活。
7年来他已然成为“中日交流的民间大使”、新时代的“遣唐使”,多次为国际会议担任同声传译、谈判助理;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南方周末》《新京报》、《环球时报》、《国际先驱导报》、人民网、NHK电视台、《朝日新闻》、《读卖新闻》、《东洋经济周刊》、共同社等知名媒体发表文章或接受访谈;并在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Vista看天下》、《人民中国》、凤凰网等担任专栏作家。仅2009年在中外媒体上共接受了318场正式采访,发表了200篇文章。
2008年5月胡锦涛主席访日之前专门在北京大学接见了加藤。
他从川端康成笔下美丽的伊豆来,却说着一口流利的京片子,又能写出让许多专业记者都嫉妒的好文章。
他只是个“80后”高大帅气的大男孩,却已是未来中日关系的一个大人物。
他多年旅居中国,见证了这个飞速发展国家的欣欣向荣,也品味到了它的一些苦涩。“80后”、蜗居、博客的力量、记者的红包,他在学习、游历与教学,甚至是平凡的生活中,亲历、观察、记录着中国式变革的欣喜与阵痛。
在日本,别人骂他是卖国贼;在中国,他是“可怕的中国通”;
有人说他是潜伏在中国心怀叵测的间谍,而他自己说要永远献身于中日两国的外交事业,把“民间外交使者”的角色扮演下去……
我看的了繁體字版,不知與簡體字版有沒有出入。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要認識自己的民族性格,文化,自己身在其中,很難看得出來,往往要走到外國去,才能感受自己有多不同,從而反思自己是從怎樣的文化中孕育成怎樣的性格。 加藤嘉一用他日本人的眼光,看...
评分认识加藤这孩子已经很久了,凤凰卫视上见过很多次了,一直作为中国话流利的外国人存在,看了书才知道这孩子原来是84年的小朋友。 加藤君的中文确实好于一般中国人,作为一个日本人,视角很独特,读起来蛮有快乐。 只是加藤还太年轻,所思想的内容还稍显稚嫩,我们还是等着这...
评分比较起来,更喜欢房远的《当我们聊起日本时》。毕竟中日混血了解中国更多些。 加藤很多观点太表面了,中国神秘是因为中国太复杂了,用语言根本就总结不出来。 那么多人喜欢采访他,还是因为这家伙喜欢说中国的好话吧~~
评分我看的了繁體字版,不知與簡體字版有沒有出入。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要認識自己的民族性格,文化,自己身在其中,很難看得出來,往往要走到外國去,才能感受自己有多不同,從而反思自己是從怎樣的文化中孕育成怎樣的性格。 加藤嘉一用他日本人的眼光,看...
内容比较不连贯,像是随笔或者博文的汇编. 确实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视角,但内容不太深入.
评分在日本,别人骂他是卖国贼;在中国,他是“可怕的中国通”;有人说他是潜伏在中国心怀叵测的间谍,而他自己却说要永远献身于中日两国的外交事业,把“民间外交使者”的角色扮演下去……
评分内容比较不连贯,像是随笔或者博文的汇编. 确实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视角,但内容不太深入.
评分为了办好加藤君来长沙的活动,抓紧时间把这本书看了,收获颇丰。
评分在日本,别人骂他是卖国贼;在中国,他是“可怕的中国通”;有人说他是潜伏在中国心怀叵测的间谍,而他自己却说要永远献身于中日两国的外交事业,把“民间外交使者”的角色扮演下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