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国内外城市空间形态理论发展综述
1.1.1 国外城市空间形态理论发展
1.1.2 空间生产理论一空间认知范式的转换
1.1.3 国内城市空间形态理论研究的进展
1.1.4 城市空间营造理论一空间生成的方法论
1.2 武汉市城市空间形态演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对象、意义和目的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古代武汉城市空间营造
2.1 223~589年镇邑空间形态与营造主题:军事镇邑时期
2.1.1 历史地理背景
2.1.2 地理与政治的双向选择
2.1.3 镇邑空间形态特征
2.1.4 古夏口的千古之谜
2.2 589~1275年城市空间形态与营造主题:政治镇邑时期
2.2.1 政治边疆向政治中心的变迁
2.2.2 镇邑重建及其形态
2.2.3 鄂州城时代居住区分布变迁
2.2.4 城市改造与更新
2.2.5 城市新功能和新建筑形态的诞生
2.2.6 城市的商业功能与空间变迁
2.2.7 独特的商业空间形态——沙洲模式商业中心和夜市
2.2.8 唐宋时期城市空间形态的总体特征
2.2.9 早期城市的内在脆弱性
2.3 1275~1859年城市空间形态与营造主题:城邑文明的鼎盛时期
2.3.1 城垣变迁
2.3.2 新的皇权结构与城市空间营造
2.3.3 城市空间营造:城市守护神与意识形态的教化
2.3.4 汉口——一个商业化都市形态的形成.
2.3.5 居住建筑形态
2.3.6 城市公共建筑形态:衙门与会馆
2.3.7 三镇道路空间形态变迁
2.3.8 城市空间意识形态的早期压迫
第3章 1859~1949年近代武汉城市空间营造
3.1 营造背景:外部空间形态演变总体回顾
3.2 1859~1889年保守主义与理想城市空间形态
3.2.1 空间意识形态的对抗——毁灭与新生
3.2.2 旧秩序的恢复——保守主义与城市重建
3.2.3 城市理想模式的线索
3.2.4 圣地与租界选址
3.2.5 1889年前的租界区:街区片断
3.3 1889~1919年近代工业和教育的城市空间变革
3.3.1 城市空间形态演化的历史背景
3.3.2 租界区空间对抗与融合——变革力量的势能
3.3.3 混合用地模式——新城市主义的实证渊源
3.3.4 铁路引起的扩张:汉口城市的扩张
3.3.5 跑马场:汉口华界新区空间对抗与融合
3.3.6 工业布局:传统手工业的城市和近代蒸汽工业城市
3.3.7 近代学校教育空间的演化与城市布局
3.3.8 晚清自开口岸的城市布局——向武昌北扩张的计划
3.3.9 武汉旧城区的城市形态与改造计划
3.3.10 辛亥革命:重建计划的梦想与失落
3.4 1919~1949民国时期的去地方化与都市理想
3.4.1 从五四运动到新生活运动的城市理想
3.4.2 城市封闭结构的终结:城墙的拆毁——象征意义与理性价值
3.4.3 近代都市空间形态:地方社会向空间社会的转变
3.4.4 都市拓展与都市居住问题
3.4.5 理想城市与乌托邦——民国期间的武汉都市形态发展计划
3.4.6 日据时期——对城市空间的破坏性使用(1938~1945年)
第4章 1949~1979年现代武汉城市空间营造
4.1 营造背景:外部空间形态演变总体回顾
4.2 1949~1959年城市空间形态演化特征与营造主题
4.2.1 分享胜利果实——社会主义改造与城市空间再分配
4.2.2 现代工业建设与城市空阿初步形态
4.2.3 20世纪50~60年代的工人新村与居住区空间形态
4.2.4 城市肌理:居住区重构和嵌入
4.2.5 1949年后的里弄集合住宅
4.2.6 高等教育设施及其空间形态
4.2.7 前苏联规划思想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
4.3 1959~1979年大规模经济建设调整与文革时期
4.3.1 城市人民公社——“协同体”与“去国家化”的线索
4.3.2 大跃进过后的矫枉过正——“三年不搞城市规划”
4.3.3 工业发展带动的城市空间演进
4.3.4 制度性分割的单位空间
4.4 军事存在与空间营造——被遗忘的城市形式
第5章 1979~2009年当代武汉城市空间营造
5.1 营造背景:外部空间形态演变总体回顾
5.2 1979~1989年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及营造主题
5.2.1 统一建设、统一规划下的城市居住空间
5.2.2 三镇城市商业空间演变与商业中心的转移
5.2.3 街市的复活
5.3 1989~1994年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及营造主题
5.3.1 房地产住宅开发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5.3.2 以开发区主题引导城市空间形态的跳跃式增长及其问题
5.4 1994~1999年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及营造主题
5.4.1 强化汉口主城区功能——“退二进三”引发内聚式发展
5.4.2 空间形态的整合期:“环”空间意象的建构和空间特征
5.4.3 单位大院制度的解体
5.4.4 20世纪90年代旧城改造
5.5 1999~2004年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及营造主题
5.5.1 住宅社区形态演变
5.5.2 城市公共空间形态——一个失策的案例
5.5.3 郊区化的梦想——郊区城市化的假象
5.5.4 高校的迅速扩张和未来
5.5.5 “城中村”——城市“毒瘤”与希望
5.6 2004~2008年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及营造主题
5.6.1 城市空间高层化趋势
5.6.2 郊区城市化——混乱的城市肌理:以西北组团为例
5.6.3 城市景观化:偏见与误区
5.6.4 “历史空间的怀旧”——旧城保护与更新
5.6.5 滨水城市空间的复兴——封闭的“开放空间”
5.6.6 离心力与向心力——多中心和单中心
5.6.7 工业空间布局的演变
5.7 当代城市空间营造意象
5.7.1 规划思想
5.7.2 规划模式和城市空间发展方向的争论
第6章 武汉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化规律研究
6.1 古代到当代城市空间形态演化特征总结
6.1.1 聚合:古代武汉城市空间形态演化特征
6.1.2 集合:近代武汉城市空间形态演化特征
6.1.3 组合:现代武汉城市空间形态演化特征
6.1.4 整合:当代武汉城市空间形态演化特征
6.2 古代到当代城市空间营造机制的变迁
6.2.1 古代传统空间营造机制变迁
6.2.2 近代营造机制及其变迁
6.2.3 现代营造机制及其变迁
6.2.4 当代营造机制
6.3 武汉城市空间形态历史演化机制
6.3.1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内在动力机制研究现状
6.3.2 武汉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化机制
6.3.3 自然环境制约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化
6.3.4 社会政治经济制约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化
6.3.5 文化因素制约的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化
6.4 武汉城市空间形态总的演化规律
6.4.1 城市外部空间历史演化规律总结
6.4.2 三镇之间空间营造强度周期性客观转移的历时性比较分析
6.4.3 城市内部空间形态演化规律总结
6.4.4 空间形态演化的周期性规律
6.5 结论
第7章 新时代背景下武汉城市空间营造对策与展望
7.1 全球化、和谐城市与公民城市
7.1.1 全球化城市
7.1.2 和谐城市
7.1.3 公民城市
7.2 城市化时代的挑战——现象宿命与历史逻辑的失踪
7.3 今后理论与实践探索重点关注的方向
7.3.1 “公共领域”——和谐城市空间营造的核心思想
7.3.2 和谐城市空间形态类型选择——生态单元思想及其他
7.3.3 和谐城市空间营造价值观——人文关怀与空间道德重建
7.3.4 城市治理的过程合理性——和谐城市空间形态营造机制
7.4 武汉城市空间发展预测
7.4.1 城市外部空间发展方向预测
7.4.2 城市内部空间发展方向试析
附表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