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宗薩蔣揚欽哲諾布
影響百萬人心靈的暢銷書《近乎佛教徒》作者
宗薩欽哲是當今世界公認的最具創意、最有親和力的心靈導師,也是聞名影壇的導演。在書中,他以電影的虛擬實境,巧妙地比喻我們身處的幻相世界;而證悟的過程就仿佛脫去妄念所帶來的層層蔽障,瞭解因緣的善變與無常;因而放下我執,邁向醒覺之路。
2007年3月,由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和欽哲基金會聯合主辦的欽哲佛學講座在北京大學舉辦,他謙遜生動又不帶派別的精彩演講,贏得衆多學者和讀者的廣泛共鳴,爭相走告及傳布,在300人左右的禮堂內,湧入千人駐足聆聽,並不時由參與者發出贊嘆的掌聲,甚至再加一場,數以百計的學者專家及北大學生排列於冰天雪地的室外,個個都顯露出熱情企盼的神情。
其後,宗薩欽哲仁波切更打破一般的限制,接受了中國時尚媒體《時尚芭莎》、國際知名雜誌《心理》中文版、《聯合報》………的專訪。
內容簡介
被評爲亞馬遜銷書榜十大重點社科類圖書、全國年度百佳讀物
入選中國《新京報》年度選書,《中華讀書報》年度百佳好書
讀者佳評如潮,牽動“正見思潮”,成為時尚、媒體熱門話題
悉達多王子在2500年前到底說了什麼?
包含佛教一切要義的「四法印」是什麼?
佛陀在2500年前到底說了什麼,能贏得世人如此的尊敬與景仰,他到底說了什麼,能感動成千上萬的朝聖者,從西藏一路跪拜到菩提迦耶?佛教與世界上其他的宗教有什麼不同?
仁波切以四法印為經緯提供了答案的精髓,並將這些艱深的概念,以簡單的語言、人生的各種角度(從墜入情網乃至文明誕生等等)加以說明。同時希望可以讓大家瞭解:佛陀的教法不是讀完後放回書架上的哲學鉅著,而是每一個人都能修持的既可行、又合理的正見。
在豆瓣开了一个专栏,主要写投资与自我管理方面,欢迎关注:http://read.douban.com/column/93927/ 所谓 无常 所谓“常”,就是独立的存在,可以不受其他事物变动的影响。无常的含义就是没有绝对的独立的存在。空间、时间也是一样,这个爱因斯担已经证明过了。现在的科学规...
评分终于把这本书读完了,感谢胡同学校,为了准备佛像的讲解给了我一个理由把这本书通读了一遍。 之前看过这本书的中译本《正见》,当时真是推崇的不得了,因为很少看到这样真诚的关于佛教得书。 这次看英文版感觉到最大的不同就是这本书的语言似乎犀利了,好像柔软的外壳磨损了...
评分很多朋友听说我准备看宗教书籍,都说我变态。呵呵,其实,看宗教类的书籍不是为了信教,寻求解脱,而是喜欢宗教中富有哲理的那部分,我相信,这寓意其中的哲理,是对我们有帮助的。 因为宗教是以爱为出发点的,它能让我们在浮躁的急功近利的社会中保持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
评分前段时间看了连岳的《神了》,连岳在翻阅圣经过程中结合身边发生的事而产生的感触能让人感觉得到圣经中睿智,洞察,普适的哲理。这让我产生了了解宗教的兴趣。 很多朋友听说我准备看宗教书籍,都以为我被分手的事折磨的变态了。呵呵,其实,看宗教类的书籍不是为了信教,寻求...
评分英文将天赋也称作“gift”,礼物,生即带来,后天习得,两者得兼。我想之于这本书就是这样。如果你得到它,那是一个礼物,如果你读完它,那是一种天赋。 我整个人的生命因为这本书变化了。在那之后我如同饥饿地老虎找来其他他的书,吞一般的读完,读的过程整个人处在很高的频...
看到许多“哇,这不就我自己所想的嘛?!”,自以为今生有缘会参透,然而发现自己持有的许多对事准则不遵循四法印,甚至背道而驰。才感悟,这辈子也做不成佛教徒,自己这“宗教性的热忱”一下子被扑灭了。我这种哲学白痴,参不透应该是太正常了,连中文的表述看不懂,还如何去证悟。不过很多例子都特别贴近现实也让人看了容易理解。如果连圣严法师的“正信的佛教”三本都认为长且不易懂的话,可以从这本开始,短小精悍而且易懂。
评分因为修的是佛学而非佛教,连船都是需要被扔掉的。透彻清晰。
评分雖然近期的焦慮感並未減少,但閱讀過程中不時得到的安慰還是令人舒心。發現自己可能很久都不會夠格做一個具備悲心的佛教徒,我執永遠在性格渴望強勢的節骨眼繃得老高,喜歡的總是顛覆平靜生活裡需要被坦然接受的無常。試著修煉不論見地、佛性、修為、修養,不管小乘大乘金剛乘任意方面,排除困難雜念。
评分学佛并不是脱离生活的,越深入越会发现人生处处是修行!处处都是道! 真正的信仰是心灵的完全释放和无所不容
评分因为修的是佛学而非佛教,连船都是需要被扔掉的。透彻清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