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美国)约翰·刘易斯·加迪斯(John Lewis Gaddis) 译者:潘亚玲
约翰·刘易斯·加迪斯,现为耶鲁大学罗伯特·A拉韦特(Robert A Lovett)讲座教授,著名的冷战史学家和大战略研究家,曾被《纽约时报》称作“冷战史学家泰斗”,2005年获美国“国家人文奖章”(National Humanities Medal),出版了多部有关冷战的系列著作。
译者简介:
潘亚玲,现任职于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200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获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兴趣为美国对外与安全政策、美国社会思潮与美国对外政策、国际关系理论等,曾在《世界经济与政治》、《美国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二十余篇专业学术论文。
冷战史研究经典著作。
1. 威尔逊革命主义:他是一个试图将革命能量引导向一个安全方向的政治家,对他来说,这个方向是民主。【9】 2. 政治与政府之分离及美国外交的精英取向:两国老练的观察家都充分了解应对这些言词打上折扣,但政策并非总是由老练的观察家指定。【10】 3. 冷战本质:我们两个国家...
评分 评分 评分这本书是8篇独立论文的合集,个人感觉其中第五、六和第八章相对较好。第五章是关于美国为何在对苏联有核优势的1945-1958年自我克制不使用核武器的原因,主要有军事(投放目标,使用效果)、政治(盟友的反应)和道德方面的考虑。这与当时美国领导人从杜鲁门到艾森豪威尔的个人...
评分书很好,翻译烂。。完毕。
评分相比希罗多德、马基雅维里等大师,此兄差矣………………
评分有机会继续看加迪斯写的乔治·凯南传!
评分作为论文集的长和平显然比冷战在措辞上更为严谨,但是依然是美国立场看冷战。由于这些论文都是80年代中期发表的,就不能要求作者使用苏联解体后更新鲜的史料进行分析。本书的精彩之处是叙述,分析以及有根据的猜测了彼时美国决策层的决策过程,这为当下我们比较分析美国决策不无助益。
评分最后一篇《长和平》实在妙趣横生。译文在读过的东方编译所丛书里感觉是最流畅的一本,以致于在倒数第五页看到“怒投核武器”之后只觉得可爱而没想到吐槽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