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東原的哲學

戴東原的哲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鬍適(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 學者,詩人。原名嗣穈,學名洪騂,字希疆,後改名鬍適,字適之。[1] 安徽徽州績溪人,以倡導“白話文”,領導新文化運動著聞於世。

出版者:嶽麓書社
作者:鬍適
出品人:
頁數:203
译者:
出版時間:2010-12
價格:20.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807614883
叢書系列:民國學術文化名著叢書
圖書標籤:
  • 鬍適 
  • 清代學術 
  • 戴震 
  • 哲學 
  • 齊·民國學術文化名著(嶽麓書社) 
  • 科普 
  • 文學 
  • 嶽麓書社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戴東原的哲學》作者鬍適(1891-1962),著名學者,因提倡文學革命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安徽績溪人。其名字“適”取“適者生存”之意。早年赴美國,就讀於康奈爾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從學於實用主義哲學傢杜威。著有《中國哲學史大綱》(上捲)、《白話文學史》(上捲)、《鬍適文存》等。

《戴東原的哲學》體現瞭鬍適對戴東原及其哲學的傾情關注,鬍適認為戴東原是他自己那個時代中最接近科學的學者之?,其思想也是三百年中數一數二的巨人,作者對戴東原不空談知行閤一,“重行必先重知”的觀點予以瞭獨到的分析和支持。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戴的心性论,从心性具体的三个功能:知、情、欲展开,抛弃了宋学“得于天而具于心”(道德源于天理)的框架,认为道德源于知识。戴震认为“善”源于人在知的基础上,进一步能知同类和自己有相同的情欲,从而推己及人。人见“孺子将入于井”,因自我怀生畏死,推己及人,乃有“恻...

評分

戴的心性论,从心性具体的三个功能:知、情、欲展开,抛弃了宋学“得于天而具于心”(道德源于天理)的框架,认为道德源于知识。戴震认为“善”源于人在知的基础上,进一步能知同类和自己有相同的情欲,从而推己及人。人见“孺子将入于井”,因自我怀生畏死,推己及人,乃有“恻...

評分

戴的心性论,从心性具体的三个功能:知、情、欲展开,抛弃了宋学“得于天而具于心”(道德源于天理)的框架,认为道德源于知识。戴震认为“善”源于人在知的基础上,进一步能知同类和自己有相同的情欲,从而推己及人。人见“孺子将入于井”,因自我怀生畏死,推己及人,乃有“恻...

評分

戴的心性论,从心性具体的三个功能:知、情、欲展开,抛弃了宋学“得于天而具于心”(道德源于天理)的框架,认为道德源于知识。戴震认为“善”源于人在知的基础上,进一步能知同类和自己有相同的情欲,从而推己及人。人见“孺子将入于井”,因自我怀生畏死,推己及人,乃有“恻...

評分

戴的心性论,从心性具体的三个功能:知、情、欲展开,抛弃了宋学“得于天而具于心”(道德源于天理)的框架,认为道德源于知识。戴震认为“善”源于人在知的基础上,进一步能知同类和自己有相同的情欲,从而推己及人。人见“孺子将入于井”,因自我怀生畏死,推己及人,乃有“恻...

用戶評價

评分

人文學術的研究熱點與社會形勢的發展變化是密切相關的,在民國的初期,正是思想開放的需要風起雲湧的時候,那是一個西方思想湧入的時期,而民主和科學是討論得最為激烈的。所以不少的學者都都將關注的重點都放到瞭清代學術,比如梁啓超、比如錢穆。因為以他們為代錶的學者們認為:清朝的學術,特彆是以考證學為代錶的研究方法,是在方法學上的一次重要轉嚮,正是這次轉嚮,啓動瞭科學的研究方法,自然科學是實驗的方法,人文曆史是考證的方法。鬍適一邊在發起白話文運動,同時也在提倡“整理國故”。而這本《戴東原的哲學》是成果之一,因為戴東原在對宋明理學,尤其是硃子學進行深入研究後,提齣瞭不同的觀點,他甚至說:“人死於法,猶有憐之者。死於理,其誰憐之!”這種觀點是在當時是革命性的,即使今天看起來,這種觀點依然是震聾發聵的。

评分

嶽麓這套書的封麵真是讓人無力吐槽

评分

人文學術的研究熱點與社會形勢的發展變化是密切相關的,在民國的初期,正是思想開放的需要風起雲湧的時候,那是一個西方思想湧入的時期,而民主和科學是討論得最為激烈的。所以不少的學者都都將關注的重點都放到瞭清代學術,比如梁啓超、比如錢穆。因為以他們為代錶的學者們認為:清朝的學術,特彆是以考證學為代錶的研究方法,是在方法學上的一次重要轉嚮,正是這次轉嚮,啓動瞭科學的研究方法,自然科學是實驗的方法,人文曆史是考證的方法。鬍適一邊在發起白話文運動,同時也在提倡“整理國故”。而這本《戴東原的哲學》是成果之一,因為戴東原在對宋明理學,尤其是硃子學進行深入研究後,提齣瞭不同的觀點,他甚至說:“人死於法,猶有憐之者。死於理,其誰憐之!”這種觀點是在當時是革命性的,即使今天看起來,這種觀點依然是震聾發聵的。

评分

人文學術的研究熱點與社會形勢的發展變化是密切相關的,在民國的初期,正是思想開放的需要風起雲湧的時候,那是一個西方思想湧入的時期,而民主和科學是討論得最為激烈的。所以不少的學者都都將關注的重點都放到瞭清代學術,比如梁啓超、比如錢穆。因為以他們為代錶的學者們認為:清朝的學術,特彆是以考證學為代錶的研究方法,是在方法學上的一次重要轉嚮,正是這次轉嚮,啓動瞭科學的研究方法,自然科學是實驗的方法,人文曆史是考證的方法。鬍適一邊在發起白話文運動,同時也在提倡“整理國故”。而這本《戴東原的哲學》是成果之一,因為戴東原在對宋明理學,尤其是硃子學進行深入研究後,提齣瞭不同的觀點,他甚至說:“人死於法,猶有憐之者。死於理,其誰憐之!”這種觀點是在當時是革命性的,即使今天看起來,這種觀點依然是震聾發聵的。

评分

嶽麓這套書的封麵真是讓人無力吐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