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

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黄仁宇(1918-2000),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长沙《抗日战报》工作,其后从军,1950年退伍。后赴美攻读历史,获学士(1954)、硕士(1957)、博士(1964)学位。曾先后在南伊利诺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NewPaltz分校任教,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著有《明代的漕运》《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万历十五年》《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地北天南叙古今》《中国大历史》等书。曾参与《中国科学与文明》《明代名人传》及《剑桥中国史》的集体研究工作。

出版者:九州出版社
作者:[美] 黄仁宇
出品人:
页数:350
译者:
出版时间:2011-5
价格:4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080881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黄仁宇 
  • 历史 
  • 蒋介石 
  • 中国近代史 
  • 蒋介石日记 
  • 传记 
  • 中国历史 
  • 民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是黄仁宇先生的一部历史著作,记叙的时间自1924年国民党黄埔建军始,至1945年抗战结束止。书中对海内外关于蒋介石的评议,多有精彩的辨析;作者拣择与排比史料的方式,别具慧眼,言人所不能言。作者沿袭其大历史观的研究方法,检视蒋介石的历史定位及其历史局限性。作者曾说,写作此书,目的在于阐明中国由“中世纪国家”步向现代的挣扎和转折。此次增订出版,增补了作者相关的四篇文章,作为附录;并对全书的文字重新做了核订并有所补充,使全书更趋完善。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1945年8月蒋安静地坐在重庆一间闷气的广播室里准备告诉中国人民战事业已终结。他和平日一样凝固的沉着。他的头顶剃得净光,不着丝毫白发的痕迹。他的咔叽军装上衣毫无疵瑕,不挂勋章,衣领紧扣在喉头,上有斜皮带钩扣着,一管自来水笔挂在口袋之上。广播室烫热,内中的二十个...  

评分

这一版本的《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确实不太好。老先生写出来的东西本来就有一点东扯扯西扯扯,不能和《中国大历史》那一本几乎等于课本讲义的书相比。而且因为一些敏感环节,书又被删节了不少地方,删节痕迹很明显,阅读起来感觉很难受。 我觉得比较本书最出彩的部分...  

评分

黄仁宇的历史观由他自己的总结为所谓的“大历史”,即希望通过扩大历史观察的时间维度,使得个别人物对历史的影响降低,从而从一个更长远的角度发现历史本身的发展的脉络与方向。这一点在我看来在表面上很有黑格尔式的历史哲学的味道,但是黄仁宇作为一位历史学家,其做历史的...  

评分

黄仁宇的“大历史”观,早已闻之,但却不太明白,窃以为即是先对特定地域、民族的现有历史进行长时期地总结和研究,形成一套适合的纲领体系,再以此为框架分析现今之历史,切忌生搬硬套西方史学观念于中国,这与党国的***主义中国化理论颇有相似之处。 本书着重于研究黄埔军校...  

评分

黄仁宇的大历史观不只体现在古代史的论述,对于近现代史,他的观点一脉相承。特别是对于国共两党的历史恩怨,黄老师谨慎持平,不做历史人物道德、机缘层面的分析,而是以纵深的历史观回望。《读蒋介石日记》一书,内容迥异于普通的日记解读,更像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运作...  

用户评价

评分

资料有些单一,故事性质还是太浓。精心节选的日记很有价值。但还是应该以时间为顺序来写更合理,讨论了44年的日记之后,再谈41年的总觉得有点不舒服。

评分

资料有些单一,故事性质还是太浓。精心节选的日记很有价值。但还是应该以时间为顺序来写更合理,讨论了44年的日记之后,再谈41年的总觉得有点不舒服。

评分

从长时段的视野积极评价蒋,富于先驱性,对抗日战略的分析也有很多可取之处。不过就有限的史料发表繁复的议论,终非治史正道。过度的历史理性的观念,尤须警惕

评分

读历史不能只看一家之言,因为各有各的主张,也不是说看多了就好,而是要听取各方面不同的看法,不懂处再增阅书籍最后根据自己获得的信息得出自己的主张。看得出黄老先生对介石公还是有感情的,但这本书仍不失其客观,很多观点是只阅读过主流历史的人不知道的,比如蒋的艰难困苦和他在毛之前即已提到过持久战的问题和国际局势的问题,虽然没有形成全面体系但也可见其高瞻远瞩。尤其是国际局势这绝不是偏居一隅的人能够纳入战略的变化。另外国军师长级别以上阵亡的人数和tg比起来多太多了,尽管敌后作战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但有时候能不能实事求是一点,中流砥柱这话还是少说了吧。

评分

读完发觉蒋的处境像极了当年的李鸿章,只是历史赋予蒋的挑战完全是hard模式。不在其位,谁又能感同身受。人本主义,敏感,自律,仁爱,心狠,基督教,阳明心学,只能说复杂的环境造就复杂的人格。人的能动性还是不能夸大,技术性问题难以用道德问题简单地概而化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