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史学(第四卷)

新史学(第四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黄东兰 日本爱知县立大学外国语学部教授。《近代中国の地方自治と明治日本》,汲古书院,2005年。

张寿安 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礼教论争与礼秩重省——十八世纪礼学考证的思想活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关晓红 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晚清学部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孙青复旦大学历史系讲师。《晚清之“两政”东渐及本土回应》,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

出版者:中华书局
作者:黄东兰 主编
出品人:
页数:236
译者:
出版时间:2011-3
价格:3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1077605
丛书系列:新史学
图书标签:
  • 新史学 
  • 思想史 
  • 中国近代史 
  • 社会史 
  • 近代史 
  • 知识社会学 
  • 歷史學 
  • 近现代史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新史学》是探索史学发展新路的连续出版物,已出版三卷。本卷旨在对“约定俗成”、业已为人们习以为常的近代知识进行审视:近代知识如何“约定”?如何“俗成”?这类约定俗成在近代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中是如何发生的?具体而言,本卷涉及三个有关近代知识的问题,第一,“近代知识”是以何种方式被叙述或呈现的?第二,“传统知识”在面对“近代知识”时,作出了何种自我变通?第三,当一种制度、概念、生活方式或改头换面、或原封不动(此种情形仅限于“器物”层次)地被接受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一些便成为人们思想观念里、或者是社会生活中的新“传统”。这些新传统是如何形成的?收入本卷的9篇论文,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上述这些问题进行了考察。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认真读了黄东兰老师的《书写中国》和岸本美绪老师的《中国史研究中的“近世”概念》。岸本桑的论文从“近世”观念在中国的接受史讲起。爬梳了“京都学派”“东京学派”和中国学人三个主体对于“近世”观念的整理和接受。结构上值得学习。对于近世性的探讨也值得学习。书写中国从教科书入手,探讨教科书对日本国民历史观型塑的影响。以及对于“支那”“语词”流变的探讨。也非常强大。张寿安老师和孙青老师谈经学史的接受问题—或许接下来会对古礼在近代化过程中的再书写问题另行研讨。也很有启发。后三篇引入传播学和文化研究视角。可读性较强,但是相关研究同质性比较高。总体三星半。

评分

可以。

评分

大部分看不懂,刘三姐和样板戏备考,如今已算平常视角。顾德琳研究人种的文章,文化型和人种型种族中心主义。引言值得品味:如果说新教构成了资本主义兴起的伦理基础,那么,支撑中国奇迹的伦理基础又是什么呢?这是新史学必须触及的问题。

评分

显平淡,无雄文。在中&东方/西方、传统/近代、内/外、上/下多重对立中,“近代知识”如何被叙述或呈现?“传统知识”面对“近代知识”如何变通?某些制度、概念或生活方式如何逐渐积淀为新“传统”?简言之“约”何以“定”?“俗”何以“成”?或反之塑造上述对立?

评分

近代知識的傳入、理解、挪用、轉型,對日常生活、制度等方面的影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