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宪益(1915- ),翻译家。1915年生于天津。1936年入英国牛津大学学习古希腊罗马文学、中古法国文学及英国文学。1940年回国任教。1943年后在重庆及南京任编译馆编纂。1953年调至外文出版社,与夫人戴乃迭合作翻译多部中国古典小说和现当代小说,包括全本《儒林外史》、全本《红楼梦》、《呐喊》、《边城》等。1993年在香港大学获得名誉博士学位。写有英文自传《白虎星照命》、诗集《银翘集》、笔记《译余偶拾》等。
戴乃迭(1919-1999),翻译家,英籍中国文化学者,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家,香港翻译家协会荣誉会长,英国中国研究会终身会员,牛津大学首位中文学士。她与丈夫杨宪益合作,翻译出版了《楚辞》、《史记选》、《长生殿》、《儒林外史》、《鲁迅选集》、《红楼梦》、《边城》、《湘西散记》等中国优秀文学作品。
鲁迅(1881—1936) 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朝花夕拾(英汉双语对照)》为鲁迅1926年所作的十篇散文的结集。这十篇散文记录了鲁迅幼年到青年时期的主要经历,追忆了多位家人、伙伴和亲友,展现了一幅清末民初的生活画卷。这些篇章主要继承了中国传统散文的特点,文笔亲切耐读、深沉隽永,《朝花夕拾(英汉双语对照)》是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之作。
《朝花夕拾》导读:通过回忆救助荒芜的心灵 一部文学作品的诞生,不仅与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环境有关,还与作者的个人经历有很大关系。因而,若想更好地理解一部文学作品,则首先要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并回到作者创作的过程当中去。基于这样深入的了解,读者方可开始在阅读...
评分随着少年时代梦想的幻灭,他开始《彷徨》,他抄古碑,他忧郁地《朝花夕拾》,他消沉,他思索,他苦闷;他受启,他振作,他《呐喊》,终于他燃烧。高尔基的《时钟》里说:“只有两种生活方式:腐烂或燃烧。”他对中国及其人民的浓情,让我们庆幸他选择了燃烧。 他,是永远的鲁迅...
评分依稀记得当年的语文课,课桌下塞着一本厚厚的《天龙八部》,桌上摊开的初中语文课本,恰好是鲁迅的《藤野先生》。关于《天龙八部》的情节,忘得也七七八八。只知道那时候金庸的一本小说,可以让我在星期天从醒来捧到睡觉。而《藤野先生》,藤野是日本人,总之怀着对日本人的一...
评分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