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蒙德·特拉内·巴恪思爵士(Sir Edmund Trelawny Backhouse),1873年出生于英国约克郡的里士满(Richmond),祖上是曾经显赫的奎克(Quaker)家族,后就读牛津大学。 1898年,巴恪思来到北京,由于精通汉语、蒙古语和满语。1903年,满清政府擢升他为京师大学堂(后来成为北京大学)法律和文学教授;一年后成为英国外务处专员。 1913至1922年之间,巴恪思把大量珍贵的中文印刷书以及部分卷轴和手稿,都捐献给牛津大学博多莱安(Bodleian)图书馆。 巴恪思1944年1月辞世于北京,在临终前一年,他完成了自传体著作《太后与我》。在书中,巴恪思以回忆录的形式记录了他在清朝末年寓居中国的生活。
慈禧太后晚年有个来自英国的情人?慈禧太后被袁世凯用手枪打死?在故事的耸人听闻程度上,很少有一本书能达到《太后与我》的这种境界。 《太后与我》(Décadence Mandchoue,直译为《满人的衰落》)一书近日几乎同时推出中、英文版。作者“北京隐士”巴恪思(Edmund Backhous...
评分如果你真的从头至尾认真读过此书,就会理解对于此书已经完全没有必要从史实角度进行探讨了。因为它的魅力其实90%都是来自于巴恪思爵士个人的文思才情,至于书中所述是否真有其事又有什么意义呢? 很多人在未读之前就会被媒体或网友告知这是一本所谓“黄书”,可我确信在你亲自...
评分绝对不会第二遍看这本书,满篇尽是淫词艳句,真不知道当初是出于什么原因买下来这本书。不得不佩服这个女翻译。外国人的写作通常会让人觉得过分开放,毫不避讳的说出欲望,器官,过程。无法一口气读完,还得停下来缓缓这满篇的重口味。巴恪思此人也算潇洒,若此书不是幻想的话...
评分本书超长的序和译序,是要读者耐着性子读下去的,序里基本是在讨论本书所述故事的真实程度,和作者的同性恋倾向,进而得知,原来京剧里的旦角(男扮女装),在清朝时期基本都是男妓,在达官贵人听完戏之后,在附近的妓院供他们享乐。 第一章读来有些混乱,所谓混乱即叙述时称...
评分慈禧太后晚年有个来自英国的情人?慈禧太后被袁世凯用手枪打死?在故事的耸人听闻程度上,很少有一本书能达到《太后与我》的这种境界。 《太后与我》(Décadence Mandchoue,直译为《满人的衰落》)一书近日几乎同时推出中、英文版。作者“北京隐士”巴恪思(Edmund Backhous...
似乎比马可波罗的故事要真实……
评分似乎比马可波罗的故事要真实……
评分似乎比马可波罗的故事要真实……
评分似乎比马可波罗的故事要真实……
评分似乎比马可波罗的故事要真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