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探討的問題是魏晉到陳隋之間韻部演變的歷史。研究這一段時間內韻部之演變,主要的憑藉應當是詩文的押韻。本書就以嚴可均所輯的《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和丁福保所輯的《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兩部書中所收的由魏晉到陳隋之間的詩文作品為研究的主要材料。除詩文押韻的材料外,還參考了其他有關的材料,如子書、史書中押韻的部分,字書、音義書中的反切以及訓詁書中有關語音的材料等。此一時期辭人輩出,篇什之多,屈指難數,要分別部類,實非易事。本書作者幾經反覆研尋,最後理出自三國時代到魏晉南北朝四百餘年間韻部演變的概況。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来可以打5星,可惜韵谱基本是手稿直接影印,观感不佳,降1星(东大真偷懒,而且真不地道。这本书版权要卖六位数,搞的中华周祖谟全集没法收入)此外,由于材料做的较早,许多新发现的墓志等韵段没有收入。
评分本来可以打5星,可惜韵谱基本是手稿直接影印,观感不佳,降1星(东大真偷懒,而且真不地道。这本书版权要卖六位数,搞的中华周祖谟全集没法收入)此外,由于材料做的较早,许多新发现的墓志等韵段没有收入。
评分當時材料有限。對於184-420以及420-618這兩段還可以細分。“缺少音位化的表述”丁邦新的意見大致如此。
评分當時材料有限。對於184-420以及420-618這兩段還可以細分。“缺少音位化的表述”丁邦新的意見大致如此。
评分本来可以打5星,可惜韵谱基本是手稿直接影印,观感不佳,降1星(东大真偷懒,而且真不地道。这本书版权要卖六位数,搞的中华周祖谟全集没法收入)此外,由于材料做的较早,许多新发现的墓志等韵段没有收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