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貝卡.史克魯特(Rebecca Skloot)
是得獎的科學作家,作品散見《紐約時報雜誌》、《歐普拉雜誌》、《發現》、《預防》、《魅力》等雜誌,曾任職美國公共廣播電台《電台實驗室》(Radiolab)和美國公共電視網《新星今日科學》(NOVA ScienceNOW)節目的記者,也是《大眾科學》雜誌的特約編輯。她的作品曾收錄在數本選集中,包括《最佳飲食寫作》(The Best Food Writin)和《最具創意非小說》(The Best Creative Nonfiction)。
史克魯特曾任美國國家書評會(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副主席,在曼菲斯大學和匹茲堡大學開設非小說類的創意寫作課程,也在紐約大學教科學新聞寫作。《海拉細胞的不死傳奇》是她的第一本書,出版後旋即成為紐約時報暢銷書。她目前住在芝加哥。更多介紹請見她的網站。
她的本名是海莉耶塔.拉克斯,但科學家都稱呼她「海拉」(HeLa)。
她是美國南方的貧窮菸農,罹患子宮頸癌後,腫瘤細胞被醫師取走,成為醫學史上最早經由人工培養而「長生不死」的細胞,她卻不知情。
海拉細胞是研發小兒痲痺疫苗的功臣,協助科學家解開癌症、病毒和原子彈效應的奧祕,促成試管嬰兒、基因複製、基因圖譜的重要發展,並造就了總值超過幾十億美元的人體生物材料產業。現在海拉細胞依然持續繁衍,總重量相當於100座帝國大廈。
然而這60年來,海莉耶塔埋在毫不起眼的墓地裡,沒沒無聞。她的家人沒有享受到細胞帶來的利益,甚至在她死後20多年才驚覺她的「永生不死」。她的女兒得知母親細胞的事,心中哀痛欲絕、充滿疑問:科學家算不算一直複製她母親?拿母親的細胞做實驗,她感覺得到嗎?既然她母親對現代醫學如此重要,她的兒女怎麼會付不起健康保險費用?
作者史克魯特耗費十多年挖掘這段精彩歷史,記述拉克斯一家從震驚、憤怒到驕傲的動人歷程,也討論人體實驗的黑暗過去、醫學研究倫理的興起,以及身體組織所有權的法律問題。本書情感觸動人心、格局宏偉,細膩捕捉科學發現的高潮迭起,以及對人類的深邃影響。
当斯诺登获得在俄罗斯的3年居留权时,人们忍不住回想2013年,斯诺登事件刚刚曝出时的举世哗然。 然而,人们不知道的是,比斯诺登事件所涉及到的个人隐私更加严峻的隐私窃取,从上个世纪中叶之前,就已经悄然开始。 1950年代,随着第一株人类细胞在体外的培养成功,人类医学得到...
评分这本书是关于一个无限增殖(永生)的癌细胞相关的故事。 四条主线: 1。细胞主人海拉及其家人的故事。都是悲剧,也非常魔幻现实主义。作为一个美国南方黑人家族,经历过时代给予他们的所有不幸,贫穷、不公、没有人权,到现在(2009左右)仍然要为保险和医疗所苦。却没有因海拉...
评分三个月前,我曾在博文《人人是传奇》中提到一位美国传奇黑人女性,我先用itouch费劲的将电子书看完,又撺腾起小火苗,入手一本实体书。后来,我还写了一篇读后感,发给一位做书的朋友。遗憾的是,此书中文简体版权早已花落旁家。朋友很热爱这本书,尽管失之交臂,但不久的将来,...
评分本书页数:369页。正文内容为337页,参考资料22页,索引10页。另含有彩色插图8页。 目录: (本书主要分为三部分,共约38章。每章长短不一,以时间跨度为界讲述故事) 关于此书 序言:照片中的女人 黛博拉的话 第一部分 Life(有生之涯) 体检…1951 克劳沃…1920~1942 ...
评分内容细节方面我就不说了,很值得一读。首先这是纪实,而非传记或者小说。作者用详细的描述将读者带入了海拉生活的年代,环境,这些细节都是作者经过考证而写出的,而非很多不认真的作者随意想象,揣摩;作者经过十年时间写就一书,期间面对种族隔阂,生活来源甚至生命危险等困...
一半看了台版,一半看了英文版。前半本非常好,把不死的海拉细胞背后的故事讲的很清楚,后半本过多着墨于作者与Lacks家族成员的交往,有点跑题,直到后记才拉回来,个人觉得应该多探讨一下科学/医学研究与个体知情权等伦理问题吧
评分更贴近社会科学读物,反映了当时历史背景下黑人的生活和现在的科研伦理。
评分他的細胞拯救了無數人,推動科學進步,但他的家人卻疾病纏身,過著窮困的生活,令人難過
评分他的細胞拯救了無數人,推動科學進步,但他的家人卻疾病纏身,過著窮困的生活,令人難過
评分他的細胞拯救了無數人,推動科學進步,但他的家人卻疾病纏身,過著窮困的生活,令人難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