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丽塔

洛丽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 1899-1977),纳博科夫是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1899年4月23日,纳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布尔什维克革命期间,纳博科夫随全家于1919年流亡德国。他在剑桥三一学院攻读法国和俄罗斯文学后,开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学生涯。

1940年,纳博科夫移居美国,在威尔斯理、斯坦福、康奈尔和哈佛大学执教,以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身份享誉文坛,著有《庶出的标志》、《洛丽塔》、《普宁》和《微暗的火》等长篇小说。

1955年9月15日,纳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丽塔》由巴黎奥林匹亚出版并引发争议。

1961年,纳博科夫迁居瑞士蒙特勒;1977年7月2日在洛桑病逝。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美]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出品人:
页数:503
译者:主万
出版时间:2011-7
价格:33.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754403
丛书系列:新文本译丛
图书标签:
  •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 洛丽塔 
  • 外国文学 
  • 小说 
  • 美国 
  • 纳博科夫 
  • 美国文学 
  • 文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俄裔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最著名也是最受争议的作品。 一位对初恋情人恋恋不舍的知识分子,成年后依旧钟情于年幼的少女,视她们为纯洁的小仙女。他在认识了十二岁的少女洛丽塔后为之倾倒,不惜取得洛丽塔继父的身份以和她共处。在这貌似具有浓郁不道德氛围的情节背后,隐藏的却是主人公一颗善良的心。 最终,他为这段情背上了凶手之名。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最近晚上抽空就读它。 很多让我喜欢的书和电影,第一眼总不会觉得特别好,甚至是讨厌。记得第一次看纳博克夫的这本久负盛名的书,是在学校图书馆借的一本旧版本。今天想起来,可能是当初太年轻浮躁,也可能是译文太差,总之我看了十页,心里想的是:这也算小说?整一个男人的意...  

评分

我用手捂住脸,滚烫的眼泪掉了下来。我感到泪水穿过了我的手指,流过了我的下巴。灼痛了我。但我无法止住眼泪。这是她碰了碰我的手腕。 “别再碰我,否则我就活不成了。”我说,“你肯定不跟我走么?你一点跟我走的希望都没有么?就告诉我这一点。” “没有,”她说...  

评分

《Lolita》。 如同译者所说:最要命的是情节的展开慢得出奇。 由于这个可爱少女的名字所被赋予的色情意味,一直对本书及相关电影心存“敬畏”。或者根本就是态度犹豫。 但当真下定决心去读之后,才发现道德评论家的荒唐。 哪里有海水火焰,分明平白得——你可以讲着上海话想象...  

评分

“你很老了吗?” “我很老了呀。” ——但愿你能够把我想起,最好你还是将我忘记。那年六月,花开不败,云絮贻荡,而我们,正相爱。 陈文茜说如果还要嫁人,康永是个很好的选择。这位女子实在让人很困惑,讲时事政治的时候可以分析的头头是道,那么硬气,然而当你跟她坐下来...  

评分

…… 《洛丽塔》同样存在严重的翻译问题。在众多的《洛丽塔》中译本中,于晓丹的译本似乎倍受青睐。于译本最初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1997年时代文艺出版社也选择了该本,不同之处是译者作了修订。以后,沈阳出版社在1999年9月重新出版《洛丽塔》35;译林出版社也于2000年3月出...  

用户评价

评分

纳博科夫为这本书特意写了篇申明,避免被卷入诸如“美国与欧洲谁强奸了谁”的政治话题。而事实上,这类争议必定难以规避,尤其是结合了作者的个人经历之后。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俄国作家总喜欢在书里频繁地夹杂法语及德语,即便变更了国籍以英语写作。另外遗憾的是,读完了译文版才发现大家都不推荐这个译本,而我很肯定这本书不会再读第二遍了。

评分

翻译的好坏就不说了,引号前后的标点错误看得人好难受。还有反复在注释里强调“这里说的奎尔蒂”真的好么。

评分

初中时看的,当时看完觉得好羞愧,然后愤怒地想家里什么时候冒出来这本书。。

评分

翻译的好生硬的感觉=口=

评分

翻译的好生硬的感觉=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