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 Seibel 从作家演变成程序员,又从程序员演变成作家,其职业生涯可谓一波三折。他在获得英语专业学士学位后做过一段时间的记者工作,后来被Web所吸引。在20世 纪90年代早期,他用Perl建立了Mother Jones杂志和Organic Online网站。他作为WebLogic的早期雇员参与了Java革命,随后又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Java编程。他也是第二代Lisp程序员之 一,并曾经是Symbolics的早期股东。2003年他辞去技术工作,潜心研究Lisp,并凭借本书获得Jolt生产效率大奖。2009年出版了名噪一 时的访谈录《编程人生》(Coders at Work)。
书是本好书,出版前就在当当第一个预定了。结果是比较失望的,学习到第18章,实在是受不了了,才找来英文版重新来过。现在已经把整本书学习了一边,回头再看看翻译的这版,才知道翻译的有多么糟糕,不知道那些觉得翻译的还不错的人有没有把书认真看完。就拿我回头看这本书的实...
评分本人是刚开始学lisp,看到第十章,虽然对lisp有了一些概念,但是还是觉得一头雾水. 好歹也学用编程有些年头了,感觉不太正常. 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书的问题,还是本身lisp就是这么与众不同. 从这本书的结构来看,和一般的教材不大一样,开头三章基本上都是和lisp语法不太相关的东西...
评分非常有特点的一本书,很适合有其他编程语言经验的读者。 传说中的LISP大牛,田春,的翻译实在有点让人失望。 说两个我印象深刻的:29页的注释3的面试翻译成了采访;喜欢把“evalute X”翻译成“求值A”。 虽然,译者作为一个资深LISP程序员,全书基本没有出现什么技术上的问题...
评分翻译的水平确实有待提高,不过英文原版本身写得就不怎么样,可以说是讲lisp的书里水平最差的一本,读起来不爽不能完全怪翻译。目的也许是好的,想讲得通俗一点,不过一句话能说清楚的东西非要用两三句话来说,并不一定能让读者更容易理解。 当然这本书的内容也不是完全没有亮...
评分翻译是一大硬伤,很多人都抱怨 。close over 不应该翻译成“封闭包装”,应该翻译成“覆盖”。该书的定位也是颇为尴尬,在初学者,不够详细友好,在熟练者,根本不需要本书,在中游者,又太啰嗦。我主要拿来看例子的,语言部分要靠其他书。真不知道此书获得大奖的原因,还有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