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萧红(1911年—1942年),黑龙江人。原名张道莹,笔名萧红,悄吟。1930年,结识萧军,两人相爱,两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1933年与萧军自赞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1934年到上海,同年完成长篇《生死场》,次年在鲁迅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一出版。萧红由此取得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抗日战争爆发后。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在民族革命大学任教。1940年去香港。萧红主要作品有长篇《马伯乐》,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以及一系列回忆故乡的中短篇如《牛车上》、《小城三月》等。

出版者:湖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萧红
出品人:
页数:288
译者:有2016年1月8印本
出版时间:2011-5
价格:2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0448448
丛书系列:博集典藏馆
图书标签:
  • 萧红 
  • 中国文学 
  • 小说 
  • 文学 
  • 童年 
  • 中国 
  • 成长 
  • 近现代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呼兰河传》是萧红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她的代表作。1940年写于香港。小说共分7章,前有序后有尾声,著名文学巨匠茅盾作序。 创作此小说时,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这使远在香港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于是,她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了这部小说。 《呼兰河传》在艺术形式上是比较独特的:虽然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虽也叙述故事,却没有主轴;全书7章虽可各自独立却又俨然是一整体。 它不属于纯粹的乡土文学,也不属于纯粹的左派文学,有讽刺,有幽默,有反省国民性的一面,也有真实记录生活的一面。就像一个黑白的纪录片,间或夹杂着和祖父在小花园玩耍的彩色画面。 它是回忆童年的散文小说,既有寂寞和伤感,又不纯粹是寂寞和伤感。因为她的笔触和思维,要比这个,大得多,高得多,高大到与天地一起,与自然和生命相融。 在这本奇特的小说里,萧红以她幽默而富韵律感的天才笔触、明快而万物有灵的童谣风格,造就了一部“回忆式”文学的巅峰之作。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记不清是哪一年了,是高二还是高一,那一年,要放寒假了,我去帮好友收拾东西,在她寝室的地上,看到了一本叫做《呼兰河传》的书。从那一刻起,萧红走进了我的人生。 那个寒假,酷爱读书的我把这本书看了又看。看到睡觉时都不忍丢手。那淡淡的文字,和淳朴的画面,萧红像是邻...  

评分

沈从文从不给人负担,他的边城是可以"睁眼"看的。我还记的年轻的高中语文教师念他的文章时悠然的样子,真是赏心悦目。他的湘行散记写的那么美,完全归结于岸边的情人正在等待他的归来。郎才女貌,遂成佳话。如果沈从文属于右派,萧红就是左派了。同样写乡土,沈从文的是庙廊...  

评分

萧红的书,这是我第一次看,竟觉得再没有一个女作家能及得上她。那些字句,最平常不过,却在心里一点一点蚀出一个大坑,空空落落的直想落泪。 常道人生是苦乐参半,有时乐观一点,就把吃苦当吃补,斩钉截铁对自己说只要努力奋斗,总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憋着挺着,不敢松懈,...  

评分

萧红,一位天赋异禀的才女,一个多灾多难的女人。她出生于北方小城呼兰,在那里度过了寂寞的童年,为了躲避包办婚姻离家。在经历了情感生活的挫折磨难与战乱中的颠沛流离,最终在香港凄凉离世。在她身上,一直保有一种小女孩的性格。纤细而敏感,顽皮又灵慧,温润及忧郁,倔强...  

评分

我读呼兰河传时是个闷热夏夜,连空气都粘糊糊的,但对着薄薄的的一本连书页都略有些泛黄的小说,只觉得满纸苍凉,力透纸背的苍凉。 像她自己说的一样——“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书中曾有一段写到扎彩铺,“要做人,先做一个...  

用户评价

评分

《呼兰河传》很美,但又很冷。呼兰河既是宁静祥和的,又是落后荒凉的。呼兰河的人民既是悠然纯粹的,又是愚昧无知的。每一事每一物都这样矛盾,教人既爱又恨。人生近处无风景,但是若你在人世颠沛过,看厌了异乡冷暖,回忆里的近处又会奇妙的处处成了风景,成了心灵向往的归处。于萧红,呼兰河老家的那个后园就是她的灵魂归处了吧。

评分

不朽的画卷

评分

画面感极强

评分

很多人都说本书充满着萧红的悲凉心境,但我觉得除了悲凉还有很多其他的情愫。比如欢快、喜悦、不解、可笑…萧红用记忆用一个孩子的眼光去记录自己的生养地,属于他和祖父的后花园,一切都和我们的生活是一样的,有悲伤也有愤怒也有无奈和绝望,更重要的还有快乐。所以,生活都是一样的,事情是没有情感的,只是回过头去看的人带了很多的感情在回忆。另,小团圆媳妇死时整书达到悲愤的高潮,悲到可笑。冯歪嘴子经历悲伤困苦,人们都用绝望的眼光看他时他还在温暖坚强的继续生活,是一抹亮色。不愿我们的记忆美好,只愿它完整,且深刻。

评分

前三章 边读边想到我的童年 就像我梦里的家一直都只是老家那套老房子 “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 忘却不了 难以忘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