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萧红(1911年—1942年),黑龙江人。原名张道莹,笔名萧红,悄吟。1930年,结识萧军,两人相爱,两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1933年与萧军自赞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1934年到上海,同年完成长篇《生死场》,次年在鲁迅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一出版。萧红由此取得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抗日战争爆发后。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在民族革命大学任教。1940年去香港。萧红主要作品有长篇《马伯乐》,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以及一系列回忆故乡的中短篇如《牛车上》、《小城三月》等。

出版者:湖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萧红
出品人:
页数:288
译者:有2016年1月8印本
出版时间:2011-5
价格:2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0448448
丛书系列:博集典藏馆
图书标签:
  • 萧红 
  • 中国文学 
  • 小说 
  • 文学 
  • 童年 
  • 中国 
  • 成长 
  • 近现代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呼兰河传》是萧红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她的代表作。1940年写于香港。小说共分7章,前有序后有尾声,著名文学巨匠茅盾作序。 创作此小说时,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这使远在香港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于是,她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了这部小说。 《呼兰河传》在艺术形式上是比较独特的:虽然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虽也叙述故事,却没有主轴;全书7章虽可各自独立却又俨然是一整体。 它不属于纯粹的乡土文学,也不属于纯粹的左派文学,有讽刺,有幽默,有反省国民性的一面,也有真实记录生活的一面。就像一个黑白的纪录片,间或夹杂着和祖父在小花园玩耍的彩色画面。 它是回忆童年的散文小说,既有寂寞和伤感,又不纯粹是寂寞和伤感。因为她的笔触和思维,要比这个,大得多,高得多,高大到与天地一起,与自然和生命相融。 在这本奇特的小说里,萧红以她幽默而富韵律感的天才笔触、明快而万物有灵的童谣风格,造就了一部“回忆式”文学的巅峰之作。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前话:这是我去年写的一篇文章,本没打算过贴到这儿来。今天发觉豆瓣没有关于萧红的评论。无需多言,推荐萧红的小说《小城三月》、《呼兰河传》等,不限此册) 正文:关于萧红的传记很多,大概很多人都是先了解到一点她的身世,其次才读到她作品吧。我却不是,在我读书的历...  

评分

1、鲁迅的预言 1936年5月,埃德加·斯诺在去延安前最后一次拜访了鲁迅。当时斯诺夫人海伦·福斯特正在为斯诺编选的小说集《活的中国》撰写题为《现代中国文学运动》的长篇论文,受其委托,斯诺向鲁迅询问了23个大问题。其中第三个问题是:包括诗人和...  

评分

1940年12月20日,萧红在香港完成了追忆童年时光的《呼兰河传》。当时是南国的严冬,可究竟不比萧红的故乡黑龙江呼兰河城。萧红在《呼兰河传》的开头写道: 严冬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大地则满地裂着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尺长的、一丈长的、还有好几丈长的,它们毫无方向地...  

评分

小时一直以为萧红是和张爱玲一类的女作家,除了学过她的《火烧云》(学的时候还不知道那是她写的),其他作品就什么也没看过了。 去年在中山书城站了两个下午,看完了《呼兰河传》,即为这位女作家倾倒。 萧红的笔法也许留下了那个年代的一些痕迹,但是她个人独特的风格还是不...  

评分

(一) 冬天读萧红是什么感觉?冷。图书馆的空调不知何故总也升不上温度,读到《商市街》的时候因为温度和情绪的双重低落我开始浑身发颤,而那时还是文艺女青年叫做悄吟的萧红正蜷缩在商市街上某间冰冷的屋子里等待着被她唤作“郎华”的萧军。读《商市街》是很痛苦的体验,一个...  

用户评价

评分

画面感极强

评分

我曾经以为“呼兰河”是个人名

评分

确实读出了浓浓的寂寞,但是也看出来她是怎么从一个小惹祸精成长成一个中二病。。。。

评分

人生为了什么,才有这凄凉的夜。

评分

惹祸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