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编剧。1964年生于浙江富阳。曾从军17年;1983年毕业于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无线电系;199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97年转业至成都电视台电视剧部任编剧;2008年调入杭州文联任专业作家。
1986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解密》《暗算》《风声》,随笔集《捕风者说》,电视剧《暗算》《地下的天空》(编剧)等。作品曾多次获奖:《解密》获中国小说学会2002年中国长篇小说排行榜第一名,第六届国家图书奖、第六届茅盾文学奖提名;《暗算》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风声》获《人民文学》2007年度最佳长篇小说奖;《让蒙面人说话》获《小说选刊》2003—2006年最佳中篇小说奖;《两位富阳姑娘》获中国小说学会2004年中国短篇小说排行榜第一名。
作家本人曾被评为2003年度中华文学人物·进步最大的作家;第三届风尚中国榜·2007年度风尚作家;第六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7年度小说家;第十三届上海国际电视节最佳编剧;第三届电视剧风云盛典最佳编剧等。根据其同名小说改编和编剧的电视剧《暗算》一开中国特情影视剧的先河,深得观众喜爱。
《风声》讲述了地下工作者老鬼的故事。老鬼破译电报的能力超强,打入了日伪情报组织内部,面临身份暴露的危险时,他机智地与日伪和国民党军统特务周旋,制造种种假象迷惑敌人,使得组织内部陷入混乱,搞不清谁是真正的“老鬼”。但因条件所限,最后关头“老鬼”不得不牺牲生命,设法将情报成功传递出去。
看过电影后觉得很喜欢,有一天,老公去电视台录节目,打电话给我说今天录的是风声小说的原著,麦家! 当时只觉得“哦” 回家后,我打开当当,买了本《风声》,说句很简单,也很负责任的话,比电影好看多了!情节的跌宕起伏和人物关系的复杂简直是超乎我的想象力。如果自己生于...
评分窗外的风有七到八级吧,开着窗,透过纱窗能够吹进尘土,伴着飕飕的风声。 我最先是看到了《风声》这部电影。剧情阴郁刺激。说阴郁是因为在一幢房间里,几个人被日本人控制,因为他们中有一位是中国共产党隐藏在敌人中的谍报人员“老鬼”,敌人或者威逼利诱,或者...
评分“麦家的《风声》是《人民文学》杂志创刊58年第一次完整刊发的长篇小说,它具有强劲的叙事力量;它探索人的高度‘它塑造超凡脱俗的英雄;它以对人类意志的热烈肯定和丰沛的想象,为当代小说开辟了独特的精神向度。”这是《人民文学》对2007年度最佳长篇小说奖——《风声》的获...
评分 评分合上书,已近黄昏。但窗外并非一幅萧红笔下的火烧云之景。而是大雨磅礴,炸雷四起。不消说,南方即便是夏季,总如彭坦所唱,那里总是很潮湿。彼时刚好看到静风最后有关肥原那章。肥原之尸碎为三段,悬于岳庙。肥原及其妻小女仆尸首“黑如炭木”……心里不觉悚然。如若突然停电...
在老虎团唯一翻到的能读下去的好书..。
评分不如电影好看呢 =。=
评分挺不错的故事..后面介绍那几个人物的篇章觉得好多余....
评分和电影不太一样,但丰富了很多细节
评分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的作者才会连写小说也像是在打官腔?明明一个词就能表达清楚的意思偏偏要写成排比句。在读东风部分时,由于前言的关系,真把“我”当成了作者本人,以至于以为潘教授是个真实的人,而他口中的故事里面的所有人物也都是有其原型的。直到看到西风中顾小梦大骂潘教授的父亲是个政治骗子,才意识到前言也不过是小说的一部分,若非如此,如此描写尚在人世的故事原型人物未免太过不留情面。这一点尤前言在小说中的位置也可证明,它并非在整部小说之前,而只不过是东风的一部分。只是在读到静风部分芥川龙之介和肥原的交情时,又开始怀疑起小说是否完全虚构,如果是完全是虚构的,完全也可以虚构一个对肥原的转变有重要影响的人,而没必要把这个人写成是诺奖得主芥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