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会好吗?

这个世界会好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梁漱溟先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又字漱冥,后以漱溟行世。生于北京,祖籍广西桂林,顺天中学堂毕业,其后自学。中国现代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1917-1924年执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30-1937年从事乡村建设活动。40年代抗日战争期间,为国事奔走,谋求国内团结。其主要著作包括《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

艾恺(Guy Salvatore Alitto),1975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任芝加哥大学历史教授。著有《最后的儒家》《南京十年的乡村建设》《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思潮》等。

出版者:天津教育出版社
作者:梁漱溟
出品人:
页数:362
译者:
出版时间:2011-5-20
价格:3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096461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梁漱溟 
  • 哲学 
  • 访谈 
  • 儒家 
  • 历史 
  • 中国 
  • 传记 
  • 最后一个儒家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艾恺著有《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一书。艾氏为印证事实,订正该书未尽正确、周详之处,1980年8月特来华专访梁漱溟先生,长谈十余次。

谈话中,梁氏论述了儒家、佛家、道家的文化特点及代表人物,涉及诸多政治文化名人,包括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康有为、章太炎、胡适、冯友兰,等等,回顾了他一生的重要活动——任教北大、从事乡建运动、创建民主同盟……

书中内容丰富,因此可作为了解与研究梁漱溟思想与活动及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重要参考。

「作为一个历史研究者的角度看来,我认为就算再过一百年,梁先生仍会在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不单单是因为他独特的思想,而是因为他表里如一的人格。与许多20世纪的儒家信徒相比较起来,他更逼近传统的儒者,确实地在生活中实践他的思想,而非仅仅在学院中高谈。梁先生以自己的生命去体现对儒家和中国文化的理想,就这点而言,他永远都是独一无二的 。」 ——艾恺

「此次长谈时,先父已87岁高龄,可算时届垂暮之年了,可他不仅头脑清晰、思维敏捷,而且话里话外不时流露出平和而乐观的心态,毫无老年人易见的感伤、消沉的影子。例如谈到中国文化的传承,儒家思想如今尚保存在人们的心目中有多少时,他承认旧习俗多遭破坏,可他说“但不能说一扫而光啊!”“中国人还是中国人,他还有一种中国人的气味吧!”,因此他对中国文化在中国的“前途并不悲观”。至于说到世界的未来、说到人类的前途,他说:“我是比较乐观的。”那为什么如此乐观呢?这自然与他自有其坚信不移的理念有关,而这一理念又正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后自己所提出的。他认为人类面临有三大问题:人对物的问题;人对人的问题;人对自身的问题。」

——梁培宽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这个世界会好吗?!911啦、伊拉克战争啦、朝核问题啦,这些个世界上的事情就不论了,就我们的生活而言,电影能拍成那样~电视无聊成那样~写书能抄成那样~小孩儿都师洋那样~~~~就我的工作接触而言,咳~所以,这样一个书名,便是足够理由,让我心为之一颤。 而这句话的...  

评分

梁漱溟先生晚年口述了这本书——《这个世界会好吗?》 这话原是有出处的。 62年前,梁漱溟的父亲梁济先生正准备出门,遇到漱溟。 梁济先生问:“这个世界会好吗?” 梁漱溟回答:“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 “能好就好啊!”梁济说罢就离开了家。 三天之后,梁济投...  

评分

评分

一直思慕前朝旧事。那段文韬武略怪人辈出的时空,名字太多,故事太多,总腾不出心境好好阅读。 就像梁漱溟,记忆中早就有这个名字,角角落落的八卦也知道的不少,但真正静下心来读他的东西,还是从这本《这个世界会好吗》开始。 说来有些讽刺,对于这个符号帽子一大堆的...  

评分

接受历史的时候,总会有意的避开那些专门描述有关抗战开始之后那些历史的故事,也许还是觉得自己没有那个能力去分辨出真假,就开始有意的回避。 看这本书,听一位八十八岁的世纪老人,慢慢的阐述过往那一个缤纷错乱时代的一些些点滴细节,还有这个精通佛家与儒家的老人对这个世...  

用户评价

评分

梁是有智慧的人,艾恺也不错,我对提到的那本豫西的书很感兴趣,不知道国内翻译了没有

评分

我是本着八卦心来看的,不算特别,也有点意思。看的时候总觉得有点微妙的感觉,看到下面书评标题“艾恺很朱君,漱溟很难搞”,没错了,就是这样!

评分

老先生已臻化境,对一切的态度都是“很好”和“没什么”。最有价值的,一是对康、梁、蒋、冯、毛等的回忆和点评,二是对西方视角的艾恺的回应。艾显然有向东方圣人求教现代性药方的企图,而梁则完全不在这套话语体系内,除了政协工作无缘接触基层和国际形势之外,大约还有一份中国文明之子的淡定在,认为礼崩乐坏古已有之,现代性威胁并非什么大不了的事。所以梁的用心,只在传达儒、佛之道。老先生固然理想化,艾却也未能明白,这正是对症良药。

评分

卅年后,这个世界好些了吗?另,梁先生对于毛的褒扬近于谄媚,一如冯友兰之类,或汉学家鄙,不与为谋?

评分

其实内容不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