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城》叙述的是1927年前后武昌城的一段历史。小说以两个青年人陈明武和马维甫为主线,讲述战争对老百姓生活的摧毁,以及战争中人的成长、毁灭和重生,讲述一段城墙永久的消失和一段历史永久的定格。与书写乱世人生的其它小说不同,方方并没有过多地关注自在状态的世俗烟火,没有以回望的姿态对旧日的时光进行历史的喟叹,相反,小说的叙述平实而冷静,掩藏了历史的价值判断,而充分尊重其模糊性:所有的毁灭中都包含着重生,而所有的重生又都孕育着死亡的因素。因而,《武昌城》的故事反而成了一个浑然自在的天成状态,而所有人对于变故来临而产生的应激反映都只不过是寻常的逻辑,都包含了世代的永恒真理。或许,小说的故事发展和人物逻辑都略显老套,但其记录历史的方式、解读历史的态度却从另外一个角度贯穿了历史与现实的潜在规则。
武昌,我的大学坐落的地方。以前,提到武汉的武昌,总有一种黯然失落。武汉破,武汉的武昌更破。可是看完了这本《武昌城》,我由衷的对武昌,确切说是对武昌城升起一种崇敬之感。 算是文科生出身的我,从前只知道有个名词叫做“武昌失守”,来到武汉也只有个模糊的概...
评分因为我看的是《长篇小说选刊》,没有看到全书最后的名单,有些遗憾。全书的上半部比较激烈,一次次营救写得人紧张,每一个死亡都让人不忍;略显平静的下半部其实暗中让人思考更多,再乱的天下也全是爱。 看的过程中满眼全是死亡,不同的人,同样的死。做为已过30岁...
评分这本书里,不以写情为主,写史记事,却在很多的抉择中,在信念与现实中让人思考一些问题。 莫正奇和郭湘梅,一个是投身革命的独立团连长,一个是视所有生命平等的革命护士。郭为了保护受伤的莫,也为了践行他回去就受伤士兵和表弟的承诺,替莫回到城下救人而死。郭对北洋...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写史不必预设立场,有温情有敬意即可。展示北伐军武昌守军在个体人性饥饿灾难面前选择。刘玉昌倒像张勋,青史传忠烈,大义愚忠谁分辨。
评分文字水平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评分文字水平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评分人太傻,像言情小说似的
评分四星。1.葛浩文说的叙事靠情节推动,人物心理描写少,确实是方方作品一大通病。2.个人的荣誉和使命感同时代前进的方向相抵触、难以两全,主人公马维甫在这两难中渡过死守武昌城的艰难岁月。3.极端状态下,人性之恶。4.青年学生的政治热情往往输在具体的实际行动上,无论敌我,都是时代炮火下的炮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