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志军,1953年生,人民日报社主任记者、编辑。1986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获法学硕士学位。十多年来,以主要精力从事中国经济改革尤其是农村经济方面的调查与写作,遍访20多个省市区的乡村和城市。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农村经济变革大趋势》、《中国农村改革》、《瞬间与历史》等。
《历史不再徘徊:人民公社在中国的兴起和失败》内容简介:我总有一个心愿:让新闻成为历史,又能让历史像散文一样美丽,让政论像小说一样动人。我想告诉读者中国正在发生什么。我相信历史上一切民族的重大进步都有一个共同处,就是这些国家的人民能够认真了解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
我对塞满主流报刊上的、人云亦云、套话连篇、完全没有独立精神的文章。不能接受,想要另辟新途。我想用自己的写作证明,记者是可以不拘一格的,记者是可以拥有独立精神的,记者是可以不用追随权贵的,记者是可以说真话的,记者是对公众负有责任负有同情心的,记者这个行当是可以受人尊重的。记者不仅是瞬间的记录者.也是历史的记录者。
初读这本书时,感觉很不舒服。大概是因为我已经很久不读文学作品的缘故吧。如果说这是一本纪实书甚或历史书,——嗯,我不是很清楚纪实作品是如何定义的,但是总觉得不能如此羞辱历史吧。 读完第一章或者第二章的时候,我终于想到这个作者的语言风格有点象黄仁宇。作为历史学...
评分人民公社像是幼儿园,包产到户就如小学生,你说幼儿园还是小学好点,如果你农民想要进步,现在是你想进步也没那个条件了,毛主席想的长远啊!可惜农民吃不了那个苦,几十年过去了再去看看小岗村,现在的农业也成大问题了,工业依然弱 现在的农村搞什么农场,有几个是真在种粮?...
评分这是一本不仅仅围绕人民公社制度而写成的关于农村的并不规范的“史书”。之所以称其为史书,是因为作者于其中讲述、分析的是从1952年至1983年这一大跨度的历史,而这部历史的聚焦点,在于中国乡村,而在中国乡村的具体焦点,则又集中在山西大寨和安徽凤阳小岗这两个地方,...
评分人民公社是老一辈领导人思想中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方针与法宝。中国大地上几千年来,一直缺乏对个体农民的有效管理。也缺乏农村生产力的突破式飞跃提高。 现在社会主义来了,共产主义近了。中国人民解放了。农民翻身做主人了。以往的一切都要突破,农民的生活水平要大...
评分这本书回答了我长久以来的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什么农民能够忍受饥饿和死亡?或者说,他们宁愿饿死也不愿在一个没有竞争和奖惩的组织里生产? 这本书不是编年体,也不是纪传体。也许是资料太过丰富,显得有些罗嗦,时常出现反复,大事件往往与小细节不协调地穿插在一起,显露出当...
2018年12月2日读,2018-177。
评分对人民公社的见解很到位。
评分更了解那段历史了
评分对人民公社的见解很到位。
评分对人民公社的见解很到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