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廷機(1542年-1616年) ,字爾張,號九我,明代晉江新門外浮橋(今屬鯉城區)人。嘉靖二十一年生,萬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卒。少貧勵學,1570年舉順天鄉試解元,萬曆十一年會元、榜眼,纍官禮部沿書兼東閣大學士。
《鑒略妥注》,又名《五字鑒》是一部幾百年來流傳較廣的濛學讀物,原名為《鑒略》,李廷機根據我國古史資料所寫。據清人翻刻者鄒梧桐所說:“有明李廷機先生,胸羅全史,手著《鑒略》,自皇古以乞宋元事跡,舉其大綱,略其小目,俾讀者開捲瞭然,儼與曆世受命之主,賡揚一堂;更可喜者,句調葉律,有類詩歌,與人可誦可讀,一部二十一史之要領也。”該書特點已見一斑。
此書大略是以五言詩句韻文的形式,按時代順序將我國上自遠古傳說,下至元明的社會曆史,進行瞭簡單扼要的總述和概括。所以,可以說這是一部專述我國社會政治曆史發展的濛學讀物。 全書僅萬餘字,行文言簡意賅,敘事條理分明,贏得瞭舊時讀書人的喜愛,並成為濛館中與《三字經》、《增廣賢文》、《幼學瓊林》並列的濛學讀物,且被稱之為《五字鑒》。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順著魯迅摸到這裏來的。真是饒有趣味的一部濛學讀物。尤其周榖城先生的前言為我解惑,古代教育有“雙軌製”,士大夫自是四書五經這一條路,而農工與商,求其簡便,纔另開村書,便是《三字經》《百傢姓》一類,而且十月農閑纔得學,故又謂之鼕學。
评分順著魯迅摸到這裏來的。真是饒有趣味的一部濛學讀物。尤其周榖城先生的前言為我解惑,古代教育有“雙軌製”,士大夫自是四書五經這一條路,而農工與商,求其簡便,纔另開村書,便是《三字經》《百傢姓》一類,而且十月農閑纔得學,故又謂之鼕學。
评分順著魯迅摸到這裏來的。真是饒有趣味的一部濛學讀物。尤其周榖城先生的前言為我解惑,古代教育有“雙軌製”,士大夫自是四書五經這一條路,而農工與商,求其簡便,纔另開村書,便是《三字經》《百傢姓》一類,而且十月農閑纔得學,故又謂之鼕學。
评分順著魯迅摸到這裏來的。真是饒有趣味的一部濛學讀物。尤其周榖城先生的前言為我解惑,古代教育有“雙軌製”,士大夫自是四書五經這一條路,而農工與商,求其簡便,纔另開村書,便是《三字經》《百傢姓》一類,而且十月農閑纔得學,故又謂之鼕學。
评分《朝花夕拾》纔讀瞭三分之一,倒是順著先生的五猖會讀完瞭《韆字文》和《鑒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