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来源

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来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亨利·柏格森(1859-1941)

法国哲学家,法兰西科学院院士。曾任法兰西学院哲学教授、道德与政治科学院年度主席。其哲学体系中的基本观念“创化论”最富有个人思维特色。他的著作文思绵密、比喻生动,富有诗的气韵。1927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作者:[法] 亨利·柏格森
出品人:
页数:237
译者:王作虹
出版时间:2011-8
价格:22.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44721158
丛书系列:汉译经典
图书标签:
  • 柏格森 
  • 哲学 
  • 宗教 
  • 道德 
  • 伦理学 
  • 法国 
  • 历史 
  • 文化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汉译经典032: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是亨利+柏格森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是柏格森哲学思想在人文—社会领域方面的一次集中运用。《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中,柏格森秉持其“创化论”观点,描述了在“生命冲力”推动之下的宇宙的产生、生物的出现、物种的分化直至道德与宗教最终产生的过程。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道德和宗教都是为了弥补理性的不足。 理性的不足为: 1.理性容易只顾个人利益,忽视群体利益。 2.理性会想到死亡,容易消极、郁闷,与“生”相悖。 3.理性需要思考,容易犹豫,和生命冲动的目的性相违背。 道德的分“义务”和“激励”,前者是社会压力,后者是个人动力和感性...  

评分

道德和宗教都是为了弥补理性的不足。 理性的不足为: 1.理性容易只顾个人利益,忽视群体利益。 2.理性会想到死亡,容易消极、郁闷,与“生”相悖。 3.理性需要思考,容易犹豫,和生命冲动的目的性相违背。 道德的分“义务”和“激励”,前者是社会压力,后者是个人动力和感性...  

评分

道德和宗教都是为了弥补理性的不足。 理性的不足为: 1.理性容易只顾个人利益,忽视群体利益。 2.理性会想到死亡,容易消极、郁闷,与“生”相悖。 3.理性需要思考,容易犹豫,和生命冲动的目的性相违背。 道德的分“义务”和“激励”,前者是社会压力,后者是个人动力和感性...  

评分

对开放社会的论述很雷人,宗教范式地生活以及所谓地“在伟大人物的精神感召下”自由体验,这样的描述有什么吸引人的?还存在精神领袖那必定不是自由。仔细再看,这跟共产主义描述差不多了,除了共产主义不信神.... 在柏格森看来,社会的进步,道德的进步这些都是由于少数杰出英...

评分

好文字的标准是读起来优美流畅,读起来没感的东西一般三十秒内就扔。可能是译文的问题,这本书读起来完全没感,可是由于万恶的把人变成机器的资本主义雇佣制度,老子还是不得不把全书看完一遍,只八过关注点完全在错字病句格式上鸟~这种读法类似于坐禅,万字眼中过,片痕脑不留...  

用户评价

评分

高贵的读物

评分

高贵的读物

评分

柏格森如斯宾塞一样假设社会是一个有机体,个人各司其位,服从整体。道德的初始形式-------义务型道德就是起源于这种有助于整个有机体生存的自然必要性,带有强制性特征。道德的推进源于某些英雄人物,通过显示自己激励他人行动,它与义务道德一体两面,互相渗透,都源自生命冲力。前者维护整体团结,后者推动发展。与此类似,宗教也呈现出静态宗教和动态宗教的特征,前者是群体性、自然性的,后者是个体性的、人为的。宗教起源于大自然对抗理智的消解力的一种防卫性反应,出于对行动与后果之间的不可预测的忧虑。无论道德还是宗教,均有静态和动态之分,静态处于理性之下,动态寓于理性之上,前者是本能,后者是基于本能的生命冲动。正如他本人所说,他的学说在本质上是生物性的。

评分

还挺有意思的,可以当作社会学或则和哲学入门

评分

适合纸版收藏,本质主义哲学富于想象,不能证明也不能反驳。文思绵密,生动如诗的哲学体系。。。比喻类的故事,将抽象的理论生动起来,值得收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