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

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文汇出版社
作者:[英] 达纽西亚·斯多克
出品人:
页数:259
译者:施丽华
出版时间:2011-8
价格:3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960251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电影 
  • 基耶斯洛夫斯基 
  • 传记 
  • 波兰 
  • 艺术 
  • 导演 
  • 访谈录 
  • 基斯洛夫斯基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内容简介:1996年,克里斯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英年早逝,电影界顿时失色。《十诫》、《维罗尼卡的双重生活》及《红》、《白》、《蓝》三部曲给基氏来了世界级电影人的美誉。基氏为人出奇低调,甚至对自己的工作和天赋也不太经意,不过书中这些坦诚、细致的访谈显示出他对电影的一种激情。正是这种激情,激励他度过了波兰在二战及战后那一段纷乱的岁月。

基氏致力于电影事业也映照出波兰重新寻找自我的斗争。随着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和东欧诸国变故,基耶斯洛夫斯基的重心也转向法国。辗转于波兰、法国期间,基氏创作了上个世纪90年代一些最重要的电影作品。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写于两年前的文章。当时正值大二,对许多事物事物充满兴趣与莫名的热情。 我希望这些曾经十分执着的爱好、热情,即使会逐渐消褪,也不要消失。 引自:http://kfilmuzik.blog.tianya.cn/ ----------------------------------------------------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将已看过数...  

评分

电影制作的含义不是观众、节目、评论与访谈。(文学研究的含义不是。。。) 人的一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童年吃早饭时拍你手的那个人,即你的父亲、你的祖母或你的曾祖父。还有你的家庭背景,这一点很重要。(童年时骂我吃饭慢的人。。。) 我不敢说我从陀思妥耶夫斯基或一些写牛...  

评分

评分

1966年 《电车》(The Tram) 短故事片 《办公室》(The Office) 纪录片 1967年 《一致请求》(Concert of Request)故事片 1968年 《照片》(The Photograph) 纪录片 1969年 《洛兹城》(From the City of Lodz) 纪录片 1970年 《我是个士兵》(I Was a Soldier) 纪...  

用户评价

评分

我相信基耶洛夫斯基拥有某些对命运的感召力。书的最后一句话,他说,我是否会拍更多的电影是另外一个问题,目前我无法作出回答。我大概是不会再拍了。最后也果真如此。他是我敬佩的导演,也许早已预感了自己的死亡,明明能够避免,也还是坦然赴之,从某个方面来说他服从了自己导演过的电影和未知的命运

评分

找不到2003那本了…只好重读了这本…重温基耶什么时候都是开心温暖的

评分

红星相比显得太苍白,不标星了。

评分

#4 从一个依偎在父亲身边穿着小小雨衣的小朋友,到最后奏响蓝白红三色终章的伟大艺术家,读完好似和他一同生活了许许多多的光阴一样。这是基耶斯洛夫斯基自传式的个人独白,也是他与电影的艺术故事履历表,和着他对于生活与电影的思考。语言幽默诙谐,许多情景让人捧腹,为免兵役在对峙精神科医生时,愣是把自己叨叨叨成了精神分裂症,拍摄《爱情短片》时对于自己荒诞事业的嘲笑,大概领会到一个导演也是一个伟大的撒谎者和表演者的意味。一边读一边听着三色和《两生花》的原声碟,看到结尾问是否会拍更多电影或是另外一个问题时,回答说大概是不会再拍了,泪目。感谢基氏带给世界的影像,将艺术美、故事性以及对于世界的关怀和思考融一体,愿长眠。

评分

“我总是想,重要的是让人们走进某些事情或以某种方式感动了人们。我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这个——让人们体验一些东西,他们是从智力方面还是从情感方面去体验并不重要,拍电影是为了给人一些东西,把他们送到一个别的地方,不管是送到直觉的世界还是智力的世界。我想接近我的目标,拍出人的内心生活,抓住我们内心深处的一些东西,文学作品可以达到,但很难把它拍成电影,我只能向它靠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