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内容简介:1996年,克里斯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英年早逝,电影界顿时失色。《十诫》、《维罗尼卡的双重生活》及《红》、《白》、《蓝》三部曲给基氏来了世界级电影人的美誉。基氏为人出奇低调,甚至对自己的工作和天赋也不太经意,不过书中这些坦诚、细致的访谈显示出他对电影的一种激情。正是这种激情,激励他度过了波兰在二战及战后那一段纷乱的岁月。
基氏致力于电影事业也映照出波兰重新寻找自我的斗争。随着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和东欧诸国变故,基耶斯洛夫斯基的重心也转向法国。辗转于波兰、法国期间,基氏创作了上个世纪90年代一些最重要的电影作品。
孤独和痛苦在很多人是负面的 而在大师心里却成为正面的,成为其成长的必经之路 我每每在其他国家的人们的文字里,虽然经过了转译 但是我愿意相信翻译他们的人也是充满敬意和喜爱的心去翻译的 我翻译过英文的东西才有那样的体会 如果没有兴趣和热情,翻译实在是枯燥的事情 基...
评分 评分 评分孤独和痛苦在很多人是负面的 而在大师心里却成为正面的,成为其成长的必经之路 我每每在其他国家的人们的文字里,虽然经过了转译 但是我愿意相信翻译他们的人也是充满敬意和喜爱的心去翻译的 我翻译过英文的东西才有那样的体会 如果没有兴趣和热情,翻译实在是枯燥的事情 基...
评分老基,我理想的导师 ——读《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有感 我理想中的导师不会要求我去做什么,也不是简单地告诉我做事的方法有哪些,这样的导师都是我自由天性的天敌,我希望我的导师,只要让我确信,若我持之以恒,在一个方向,就能抵达彼岸。“如果仅能让我选择...
翻译得很不好,虽然是访谈录,完全感觉不到基氏言谈间的神韵,而且人物、书籍的译名也没有遵循大陆约定俗成的标准,有些混乱。不过倒是可以提供一些了解基氏的细节。不得不说的是,装帧和纸张真的非常棒。
评分让人在精神深处有所感动的艺术家历来不多,如今更少,越来越多的是肥皂泡式的煽情。每个人都是用来赌博的一枚硬币,一面是令人想在此驻足的幸福另一面是令人身心破碎的受伤,而恰恰这一面是最重。
评分他用镜头诠释哲学思想。 大师的访谈录。
评分他用镜头诠释哲学思想。 大师的访谈录。
评分#4 从一个依偎在父亲身边穿着小小雨衣的小朋友,到最后奏响蓝白红三色终章的伟大艺术家,读完好似和他一同生活了许许多多的光阴一样。这是基耶斯洛夫斯基自传式的个人独白,也是他与电影的艺术故事履历表,和着他对于生活与电影的思考。语言幽默诙谐,许多情景让人捧腹,为免兵役在对峙精神科医生时,愣是把自己叨叨叨成了精神分裂症,拍摄《爱情短片》时对于自己荒诞事业的嘲笑,大概领会到一个导演也是一个伟大的撒谎者和表演者的意味。一边读一边听着三色和《两生花》的原声碟,看到结尾问是否会拍更多电影或是另外一个问题时,回答说大概是不会再拍了,泪目。感谢基氏带给世界的影像,将艺术美、故事性以及对于世界的关怀和思考融一体,愿长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