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内容简介:1996年,克里斯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英年早逝,电影界顿时失色。《十诫》、《维罗尼卡的双重生活》及《红》、《白》、《蓝》三部曲给基氏来了世界级电影人的美誉。基氏为人出奇低调,甚至对自己的工作和天赋也不太经意,不过书中这些坦诚、细致的访谈显示出他对电影的一种激情。正是这种激情,激励他度过了波兰在二战及战后那一段纷乱的岁月。
基氏致力于电影事业也映照出波兰重新寻找自我的斗争。随着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和东欧诸国变故,基耶斯洛夫斯基的重心也转向法国。辗转于波兰、法国期间,基氏创作了上个世纪90年代一些最重要的电影作品。
孤独和痛苦在很多人是负面的 而在大师心里却成为正面的,成为其成长的必经之路 我每每在其他国家的人们的文字里,虽然经过了转译 但是我愿意相信翻译他们的人也是充满敬意和喜爱的心去翻译的 我翻译过英文的东西才有那样的体会 如果没有兴趣和热情,翻译实在是枯燥的事情 基...
评分《I’m so-so》中他的助理问他“如果你把镜头面向你自己,你会说什么?你的第一个故事。”他的回答耐人寻味:在我的所有电影中,我很经常把镜头对准我自己,但是用一种没人能觉察的方式,我没有泄露什么东西。 纪录片出身的基氏从电影学院毕业之后对于波兰现实写照的片子很多...
评分《I’m so-so》中他的助理问他“如果你把镜头面向你自己,你会说什么?你的第一个故事。”他的回答耐人寻味:在我的所有电影中,我很经常把镜头对准我自己,但是用一种没人能觉察的方式,我没有泄露什么东西。 纪录片出身的基氏从电影学院毕业之后对于波兰现实写照的片子很多...
评分 评分电影制作的含义不是观众、节目、评论与访谈。(文学研究的含义不是。。。) 人的一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童年吃早饭时拍你手的那个人,即你的父亲、你的祖母或你的曾祖父。还有你的家庭背景,这一点很重要。(童年时骂我吃饭慢的人。。。) 我不敢说我从陀思妥耶夫斯基或一些写牛...
让人在精神深处有所感动的艺术家历来不多,如今更少,越来越多的是肥皂泡式的煽情。每个人都是用来赌博的一枚硬币,一面是令人想在此驻足的幸福另一面是令人身心破碎的受伤,而恰恰这一面是最重。
评分我相信基耶洛夫斯基拥有某些对命运的感召力。书的最后一句话,他说,我是否会拍更多的电影是另外一个问题,目前我无法作出回答。我大概是不会再拍了。最后也果真如此。他是我敬佩的导演,也许早已预感了自己的死亡,明明能够避免,也还是坦然赴之,从某个方面来说他服从了自己导演过的电影和未知的命运
评分读本书还能知道一星半点的波兰历史~
评分“我总是想,重要的是让人们走进某些事情或以某种方式感动了人们。我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这个——让人们体验一些东西,他们是从智力方面还是从情感方面去体验并不重要,拍电影是为了给人一些东西,把他们送到一个别的地方,不管是送到直觉的世界还是智力的世界。我想接近我的目标,拍出人的内心生活,抓住我们内心深处的一些东西,文学作品可以达到,但很难把它拍成电影,我只能向它靠近。”
评分如題。他在談自己和談電影時一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