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建光,大学毕业后即开始从事新闻工作,先后担任过《成都商报》记者、《中国新闻周刊》首席记者等。多年来,他不断深入到事件最前线,用独有的眼光发现事实,如今作为《先锋国家历史》杂志的主编,他希望给读者新的感觉,历史原来是这样的,历史原来可以这样看。
本书以元明清三个朝代为背景,主要追述中国在大航海时代是如何慢慢淡出文明大国的影像,又是怎样在徘徊与斗争中错失了诸多的机遇。这期间有王朝统治者与自身统治策略的权衡,也有军队与海盗的争夺,还有官员、海盗等为开放海禁所作出的努力和牺牲,甚至包括了外国不同势力为争夺商业利益而进行的挣扎与搏斗。尽管任何历史的上演总是有着当时的原因,但是我们回过头去探索的时候却也不得不为这些错失的机遇感到惋惜。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从中国的视角看待海洋文化的诸多影响,从宋元时期中国的海洋地位到明朝的海禁,从海洋文化回归农耕文化,海禁思想自始至终就是与时代逆向而动的.也是内陆文明的思想取代了海洋的文明思想~一直持续到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庚子事变等痛击后天朝才逐渐地认识到海权对政治,军事,经济重要性...可惜蹉跎了太多的机遇,是我们自古以来所秉持的内向的,稳定的,包容的文化类型造就了这一切?嗯嗯,值得思考..
评分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然海者,亦一言难以概之也。读此书,略知唐宋迄于近代以来之海上商业、交通诸事。
评分海洋曾是中华帝国的天然屏障,对帝国的统治者来说,大海是未知的,也是难以掌控的,因此拒绝是他们的本能和首选,海洋便成了帝国的软肋。它的逻辑公式是平民要生存、官吏要发展、皇帝要稳定,博弈的结果使中华文明成了亚细亚的孤儿。
评分不错!了解中国航海史的短文集。 2002.2.28二刷,前面很好看,比如讲马六甲那篇,最后几篇有些枯燥
评分中国有没有海洋情结?中国的航海史能不能称之为大航海时代?吾不知也。但其实更有意义的问题是,当代中国有没有面对蓝色国土的雄心壮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