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克斯密特(Franklin Rudolf Ankersmit),荷兰人,1945年生,现任格罗宁根大学思想史与史学理论教授,当代最著名的历史哲学家之一。主要研究领域是美学、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著述多种并被翻译为十几种语言。
主要著作有:
《叙述的逻辑》(1983)
《历史与转义》(1994)
《美学的政治学》(1997)
《历史表现》(2001)
《政治表现》(2001)
《崇高历史经验》(2005)
“表现”原本是美学和文学理论中的范畴,安克斯密特将之引入关于历史叙述的讨论,在这一意义上,历史叙述就像肖像画,它不是有关对象的摄影反映,因而不能充当证件照,但却是人物风神的丰富表现。作者在本书中从“史学理论”、“历史意识”、“史学理论家”三个层次,系统讨论了他的历史表现理论,反映了历史哲学领域的前沿进展。
本书充分认识到,历史写作在满足理性的、科学的探究要求的同时,审美也是其内在固有的要素。为了恰当理解历史写作的性质,应该区分表现与描述,并且以表现概念为核心,重新来定义诸如意义、真理和指称等传统的语义学工具。
本书的目的,是要在历史研究的文学进路之铺张与实证研究之节制中间界定并探寻某种中道。这一思路导向了历史研究的一种理性主义美学,在重申历史写作的审美维度的同时,也再次肯定了历史学科之合理性。
0序言 安氏的三个核心概念:叙述实体(narrative substance)《叙述的逻辑》,历史表现(historical representation)《历史表现》,崇高历史经验(sublime historical experience)《崇高历史经验》 叙述实体的外延是围绕专名展开的整个叙述文本,叙述文本并非其中所包括的陈述...
评分对于什么是“历史”,古来就有很多人在讨论,不论是圣贤还是非圣贤都是自己的见解;司马迁的《史记》作为史学的第一部正规作品一直为后人所传阅,而且也开创了历史写作的正规模式;西方先贤希罗多德则以《历史》一书被誉为“历史学之父”。从对两部史书记录内容的考查来...
评分对于什么是“历史”,古来就有很多人在讨论,不论是圣贤还是非圣贤都是自己的见解;司马迁的《史记》作为史学的第一部正规作品一直为后人所传阅,而且也开创了历史写作的正规模式;西方先贤希罗多德则以《历史》一书被誉为“历史学之父”。从对两部史书记录内容的考查来...
评分对于什么是“历史”,古来就有很多人在讨论,不论是圣贤还是非圣贤都是自己的见解;司马迁的《史记》作为史学的第一部正规作品一直为后人所传阅,而且也开创了历史写作的正规模式;西方先贤希罗多德则以《历史》一书被誉为“历史学之父”。从对两部史书记录内容的考查来...
评分对于什么是“历史”,古来就有很多人在讨论,不论是圣贤还是非圣贤都是自己的见解;司马迁的《史记》作为史学的第一部正规作品一直为后人所传阅,而且也开创了历史写作的正规模式;西方先贤希罗多德则以《历史》一书被誉为“历史学之父”。从对两部史书记录内容的考查来...
书中一句话非常经典:历史学家对于历史哲学家的敌意,主要方面最终是后者是不诚恳的竞争者,用他们的智力和才华将历史学家孜孜不倦的勤勉工作归结为仅仅是无足轻重的卖弄博学
评分安克斯密特应该是个容易记仇的人,时不时的找点机会挖苦一下McCullagh,有时还会把埃文斯、金兹伯格、洛伦茨等捎带上。但是他所关心的一个核心问题:“历史事实是如何被整合成史学文本的”的确值得深思,经验主义者强调严谨、仔细和自省可以避免语言的任意指陈,怀疑主义者质疑这些修饰词能否成为历史学家的普遍品格;经验主义者重视的是在过去的时间中证据与证据的逻辑关系,而怀疑主义者强调的是在现在时间中证据与证据之间被言说的策略。
评分可以给周先生的翻译多打一星。
评分强声辩。史学和文学一样,习惯于面对理论。
评分没想到翻译这么顺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