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生于1911年8月6日,字希逋,又字齐奘。1930年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德文。1935年留学德国,获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一生精通12国语言,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2009年7月11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8岁。
这是一本探讨有关生活态度的书籍。季羡林先生结合自身九十多年的生活体味,感悟有关于人生的总总。包括缘分、命运、容忍、宽容、朋友、成功、知足、爱情、孝顺等等。是季老先生感悟和体悟人生的杂文集,文中字句简洁清雅,干净流畅,将日常中的小事用平淡无奇的语言娓娓道来,在诉说家常的同时将人生的智慧与感悟渗透于字里行间,是一本值得年轻人阅读并且能帮助年轻人走出心灵困惑,获得智慧启迪的大成之作。
除此之外,文中还有大量的季老生前各个阶段的的摄影图片,图文并茂,设计装帧经典大气,是一本文学性兼有收藏价值的好书。
很多老人到了一定年纪,开始各种不满,对生活挑剔,对社会愤世嫉俗,对年轻人横眉竖眼,季羡林是文人,是大家,但是也有,也许年纪大了,隐去了锋利,但是还是看的出言语间的不满 也许有人说他已然豁达,可我不这么看,对生死,对曾经的痛苦经历,一个豁达的人,不会多次提起...
评分 评分 评分很多老人到了一定年纪,开始各种不满,对生活挑剔,对社会愤世嫉俗,对年轻人横眉竖眼,季羡林是文人,是大家,但是也有,也许年纪大了,隐去了锋利,但是还是看的出言语间的不满 也许有人说他已然豁达,可我不这么看,对生死,对曾经的痛苦经历,一个豁达的人,不会多次提起...
评分“人来到世上不容易,还是得活得明白”。什么人生、生活的大道理大家也都知道。但季老以其丰富的人生阅历,深厚的文化底蕴,谈的人生,更象是传授生活之道。语言平淡,却字字真言。所以,这本书还是很值得我们这些小辈来学习学习的。但本书后几章感觉是为了补充内容而加上去的...
说来可笑最初听到季羡林这个名字还是在电视公益广告上。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把一粒豆掰开了揉碎了嚼烂了喂给你吃,是吃不到原本滋味的。但是自己吃来又费时间,吃透了大概也到了那个年纪。那有什么捷径可以走。 谁不喜欢名利。脸皮要厚一点
评分一般吧,偶有佳句但总体感觉平淡,伟光正向,内容有些重复,间或夹杂旧事,有些感慨。若说印象最深,应该有两处,一是说经过十年浩劫的、无论是生命还是心性仍然幸存的老一辈学者,往往仍然保有对国家的热爱,季老本身也在这之列,其实这一直是一个我参不透的问题,大概有些事情,经历过与否会成就不一样的人生观,但季老总结得不错,“换做是我”,也并不会多么高尚,从这方面看,非常实在,这种诚恳让我有点感动;再者应该是“感情供大于求”的说法,我从心底里喜欢这样的人,更喜欢他们以深沉而非肤浅聒噪的方式表达,这类人往往活得苦涩,但我认为他们是这个世界的灵魂所在。
评分畅销书 文学 人生感悟
评分很喜欢这一句座右铭: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评分好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