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生于1911年8月6日,字希逋,又字齐奘。1930年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德文。1935年留学德国,获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一生精通12国语言,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2009年7月11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8岁。
这是一本探讨有关生活态度的书籍。季羡林先生结合自身九十多年的生活体味,感悟有关于人生的总总。包括缘分、命运、容忍、宽容、朋友、成功、知足、爱情、孝顺等等。是季老先生感悟和体悟人生的杂文集,文中字句简洁清雅,干净流畅,将日常中的小事用平淡无奇的语言娓娓道来,在诉说家常的同时将人生的智慧与感悟渗透于字里行间,是一本值得年轻人阅读并且能帮助年轻人走出心灵困惑,获得智慧启迪的大成之作。
除此之外,文中还有大量的季老生前各个阶段的的摄影图片,图文并茂,设计装帧经典大气,是一本文学性兼有收藏价值的好书。
p47 我一向对自己的记忆力,特别是形象的记忆,是颇有一点自信的。四五十年前,甚至六七十年前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至今记忆忧新。 p47 我一向对自己的记忆力,特别是形象的记忆,是颇有一点自信的。四五十年前,甚至六七十年前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至今记忆忧新。 p47 我...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我今天看新闻,季羨林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我与他既没有师承,亦是没有交故,但心里很难受。 17岁那年,我在一本散文选集里看到了季羨林先生的文章,很短,大约只有900字。 那是《毁誉》。 他在文中写到,因为自己出了名,在一生中不断有人跳出来攻...
即便是季老的作品,但还是改变不了全书东拼西凑、老生常谈、了无新意的感觉。
评分就当做闲暇时听一个亲切老人唠叨唠叨:唠叨的话里有不赞同的,也不必较真;有道理的,那可以记下
评分一般吧,偶有佳句但总体感觉平淡,伟光正向,内容有些重复,间或夹杂旧事,有些感慨。若说印象最深,应该有两处,一是说经过十年浩劫的、无论是生命还是心性仍然幸存的老一辈学者,往往仍然保有对国家的热爱,季老本身也在这之列,其实这一直是一个我参不透的问题,大概有些事情,经历过与否会成就不一样的人生观,但季老总结得不错,“换做是我”,也并不会多么高尚,从这方面看,非常实在,这种诚恳让我有点感动;再者应该是“感情供大于求”的说法,我从心底里喜欢这样的人,更喜欢他们以深沉而非肤浅聒噪的方式表达,这类人往往活得苦涩,但我认为他们是这个世界的灵魂所在。
评分大师的感悟,要细品
评分这样的书还是不适合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