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篇
●序篇一 普慈寺谜案 / 2
●序篇二 在夕阳帝国的余晖下 / 9
●序篇三 十年一觉大学梦 / 17
●序篇四 犹如风声,犹如气息 / 25
◎本 事 33
●一 国立浙江大学 / 34
回到杭州的这一年,蒋梦麟参与了第三中山大学的筹备,并就任校长,以致国立浙江大学甫创之时就得到这样的一位教育大家为之掌门……
●二 杭州瑰宝 / 42
有一个说法,据称流行于抗战之前,有两位先生人称“杭州瑰宝”,一个是马一浮,一个是邵裴子。将邵裴子与马一浮以“杭州瑰宝”并论,无疑是出于邵裴子作为著名教育家,对于浙江大学的创办功不可没,学问与人品俱佳。
●三 郭任远这个校长 / 49
郭任远是1935年12月21日离开杭州的。那天下午,他从位于蒲场巷的国立浙江大学校长公舍后门出走,此后再也没有来过学校。
●四 竺可桢上任记 / 59
蒋介石主意已定,召见竺可桢不过是走个形式而已,竺可桢“偕布雷同见蒋,……谈约七八分钟而出”。蒋介石一见面就开门见山,明确提出要竺去杭州就任浙江大学校长。
●五 三个院长和一次学潮 / 67
文理学院、工学院和农学院三个院长的确立,是竺可桢入主浙大的关键,但他走马上任时的三个院长中,要说呕心沥血,真正给当时的浙江大学带去希望的,唯有胡刚复。
●六 1937年的“双十一” / 76
1937年的“双十一”被定格在了一部史诗的首页。在这部史诗中,浙江大学以前后9年的岁月,书写了战时西迁的辉煌。1937年后,每年的11月11日,就成了浙大的一个纪念日。
●七 乡村协奏曲 / 84
在竺可桢的内心,有着让大学教育贴近中国现实的想法,希望浙大的迁移不只是单纯避战,同时也能为社会和民众做点切实的事情,使那些从未见过大学的城镇,乃至偏僻乡村,除了提供相对安静的办学环境,亦能从浙大的科学教育实践中获益。
●八 宜山记 / 94
虽然在宜山仅4个月,马一浮却印象至深,其后来所作《忆宜山》诗前有题语曰:“宜州,山谷嫡迁之地也。山郡荒陋,犹喜水石清峭……”诗中所描绘的“龙江石骨”、“水石清峭”至今依旧。
●九 南郊茅屋与新缘缘堂 / 109
接到马一浮的宜山来信,丰子恺很快就做了决定。马一浮在信中说教务长郑晓沧托其转言,浙大欲聘丰子恺为学校艺术指导。
●十 黔北大学城 / 120
地盘不大的黔北小城一下子腾出那么多房舍给浙大,湘江两岸突然显现出如此众多的名师身影、学子足印,遵义历史上极为特殊的“大学城”时期,声誉由此开始奠定了。
●十一 谁持彩练当空舞 / 136
70年后追溯往事,昔日在遵义、湄潭潜心科研的学界精英,大多已成故人,然箪食瓢饮、成就卓著的生命之华彩,依旧令今人感佩惊诧,叙之如传奇。王淦昌、束星北、苏步青、贝时璋、谈家桢、李政道、罗宗洛、王国松、张绍忠、舒鸿等等,地处偏远的黔北小城因为有了他们,在中国现代科学史上留下了独特的一页。
●十二 芳野吟 / 172
称浙大龙泉分校所在地“坊下”为“芳野”,这仅是个巧合,从抗战时期大学教育之精神这个角度而言,分校的确如同乱世中难得的一片芬芳沃野,体现着中国教育的野火春风。
●十三 回故乡之路 / 182
军用卡车停在了遵义浙大本部子弹库的操场上,终于要走了,今后还能不能再回来,谁也不知道,与这片相濡以沫多少个日夜的土地告别,师生们的心里可谓百感交集,许多人都跑来抢着和卡车合影。
●十四 湄潭朗月照钱塘 / 193
费巩在流亡中的浙江大学出长训导,充满着理想主义,犹似夜空中的一轮朗月,清辉徐徐。于子三在争取民主自由的浙大学生运动中表现激进,遭国民党特务秘密逮捕。费巩和于子三这一师一生,代表着浙江大学在抗战后期和解放前夕那一阶段的社会良知。
●十五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209
云水苍茫的浙大前史,在新旧时代交替之1949年,就此画上了句号。竺可桢离开浙大是怎么回事?浙大学生又因何拒绝其返校?一位将浙大由危难推向鼎盛的校长,究竟是在什么样的情景下,终止了继续前行?往事如烟,雁过留声……
◎后记:去老浙大夕花朝拾220
◎主要参考文献223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