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1880-1942)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湖人,生于天津。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 。 “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他反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至,“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尚荣耀。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所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同时,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一些文化名人。 他苦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 太虚大师曾为赠偈: 以教印心,以律严身,内外清净,菩提之因。 赵朴初先生评价大师的一生为:“无尽奇珍供世眼 一轮圆月耀天心。”
《李叔同说佛(插图本)》内容简介:李叔同是一个传奇。他是那样扑朔迷离,又是那样深不见底。这本《李叔同说佛》犹如打开的窗口,让我们尽览了这位奇人的风采,透视了他的内心世界。《李叔同说佛》一书收录了《弘一大师讲演录》、《格言别录》、《李叔同诗集》等,主要为大师晚年开示佛徒的讲稿。大师的佛学思想体系,以华严为境,四分律为行,导归净土为果。他平生重践履,《李叔同说佛(插图本)》可谓字字珠玑,而其慈悲的心怀,则溢于言表,堪称最能启悟世人的大德讲演录。他的演讲稿与处世格言曾被梁实秋、林语堂等人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在《李叔同说佛》中老人家力斥谈玄说妙,尽力主张做实事。有一些精致的格言余味悠长,比如这则: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当然,老人家进去了又出来,才有这等好觉悟。好像最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之后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终又回到看山还是山,看...
评分若真有心向佛,在此书的指引下,还是能够学得一些入门级侍奉佛祖的方法。此书主要是注重怎么向佛礼佛,对于佛教的理论观点重要的经书内容只是提及了个大概,若真想看看佛经,还是去参阅《金刚经》之类的。 弘一大师在里面提及常人向佛所要经历的三戒、五戒、沙弥戒等,强调了若...
评分 评分一直以来都渴望遇到有道高僧对我等俗人谈谈佛法,奈何无此际遇。读这本书,感觉就象是弘一法师在对着读者絮絮而谈,拨开了眼前的一点迷雾。 从前去寺庙烧香求祷之时,总觉得自己有点功利,求平安,求财运,求这求那,很少想过自己的罪孽,自己该如何信奉佛法。现在,在经历种种...
评分文字没法让我看下去。第一,感觉书中的儒味比禅味还重,还不如直接看《论语》好了;另一个原因,觉得弘一法师太“文弱”了,不停地提到他的“神经衰弱”,出于职业倦怠,我只有放弃再读了。 我倒更推荐《梁启超说佛》。据说是维新失败后梁先生转为研佛的心得。很有当年的考证学...
明善恶,畏因果
评分适合有空的时候再看看~
评分弘一法师的文字朴实无华,即便不说佛,自有禅意萦绕其间
评分习劳,惜福,重因果。因果是什么?是神秘主义,是能量守恒定律。
评分不敢做评价,应为没读懂多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