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瑞松
1963年出生於台北市。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獲清華大學歷史所碩士學位後,於1997年取得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UCLA)歷史學博士學位。現職為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近代中國思想文化史、心理史學、史學理論與方法。
本書以「病夫」、「黃禍」和「睡獅」三項當代所熟知的西方視野之中國形象,研究其在近代中國思想論述的豐富意涵,系統性地了解這些符號對於近代中國思想論述中有關國族建構的影響。本書藉由釐清分梳百年來東西跨文化和跨語境互動過程的錯綜複雜關係,深入理解與分析中西文化百年來交會過程中,近代中國知識分子在面對強勢的西方文化價值,其愛憎交雜的糾纏心情;並剖析在公共集體記憶中,國族符號背後的複雜形成歷史,因而得以重新反思百年來「病夫」、「黃禍」和「睡獅」,持續作為近代國國族認同符號的深遠意涵。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今日讀起來別有一番驚醒,每個問題的解決都像是在打臉。自我東方化還是一個很重要的切入點,對比今日環境,話語的創造場域更加複雜,恐怕不是梁任公一人就能左右的,這個複雜體現在多國政治的連通和同步。
评分立论不错,可惜各章材料和批判还嫌简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非常突出。各个概念在中国思想界(不等于黄梁曾等思想家)和社会文化中的实际影响如何似乎没有辨析,此外,三个概念是否可以对等讨论还是后话,尤其是“黄祸”概念,在大众文化中的渗透和延展恐怕远远比不了“东亚病夫”的意义。
评分中國近代國族建構中的「自我東方化」。。。抓了三個很好的關鍵詞,但圍繞著每一個關鍵詞都還有很多很多的進一步論述的空間。
评分大家在哪里读的?大陆看不到啊
评分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尤其在sickman这个部分,做了一个不错的属于抛砖引玉性质的正本清源工作,但可惜并没有达到其在第一章中提到的想要做的工作,把时间局限在符号刚形成的这个时段使论点的说服力显单薄,不能仅限于精英阶层的论述,还应该在广度和深度上有所扩展,这样才能较为彻底的解释这些符号为什么可以流行起来,进而被大众接受,否则就成了思想史了,所以有些书评还是看到点子上了~当然其他部分也有点问题,比如睡狮那个部分。不过,即使如此,我仍觉得这本书还是颇有启发的,故打四星以为鼓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