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裏亞娜•法拉奇(1929—2006),意大利女記者,作傢。 1950年任《晚郵報》駐外記者,1967年開始任《歐洲人》周刊戰地記者,采訪過越南戰爭、印巴戰爭、中東戰爭和南非動亂。1980年8月來中國采訪過鄧小平。兩次獲聖•文森特新聞奬,一次獲班卡瑞拉暢銷書作者奬。齣版過數本小說,代錶作《男人》、《風雲人物采訪記》、《給一個未齣生孩子的信》、《好萊塢的七宗罪》等。被譽為“世界第一女記者”和“文化奇跡”。
“我本著這種精神去訪問我所要會見的人物,即:除瞭獲取新聞以外,每次訪問都力求弄清這些人物與我們普通人到底有什麼不同。……我發現這些掌權者並不是齣類拔萃的人,決定我們命運的人並不比我們優秀,並不比我們聰明,也並不比我們強大和理智,充其量隻比我們有膽量,有野心。”--奧裏亞娜•法拉奇
本書是意大利著名女記者奧裏亞娜•法拉奇的采訪錄,包括對基辛格、阮文紹、武元甲、西哈努剋、甘地夫人、果爾達•梅厄、約旦的侯賽因、南尼等的采訪,這些人都是二十世紀六十至八十年代世界政壇風雲人物。具有見證曆史的價值,是新聞采訪界的經典之作。
1.世界最著名女記者的采訪記錄。
2.采訪對象為當時政壇風雲人物,可以當做對那段曆史的見證記錄。
3.依據意大利2008年最新版翻譯,是迄今最全的譯本。
4.譯者從事新聞工作多年,譯文生動、流暢、準確。
5.采訪藝術的輝煌樣闆,當代最偉大的政治采訪文集。
6.世界第一女記者對話世界政壇風雲人物。她對這些大人物咄咄逼人,窮追不捨,她責問亨利•基辛格到底是君子還是小人,她聲稱卡紮菲偷竊瞭她的錄音帶,她認為阿拉法特的超凡魅力是由於媒體的炒作,她與美國中情局局長爭吵,控訴美國以自由的名義支持所有扼殺民主的人,她迫使許多被采訪者事後否認自己曾說過的話,她的發問,是整個人類對權貴的清算。
《风云人物采访记》最后一篇的采访对象是希腊抵抗运动的领导人亚历山大·帕纳古里斯。就算之前对奥里亚娜·法拉奇的爱情生活一无所知,你也能马上从这篇访谈文字中察觉到一种异样。之前篇章里建立起的那个主动出击,咄咄逼人印象的法拉奇在此完全被颠覆了。她叙述的口吻如此抒...
評分一场经典采访是怎么诞生的 ——法拉奇PK基辛格序曲 看法拉奇的书真是一种享受,犀利、智慧、幽默、同时又告诉你很多秘密。比如她采访过的那些顶尖政客中,哪个受访者同她一样犀利、智慧、幽默,哪个只是徒有其表又愚蠢的家伙。 《风云人物采访记1》收录了太...
評分最早听说法拉奇这个名字,是一些她采访过邓小平等等官方宣传的轶事,只闻其名,未见其文,理所当然地认为她也属于对中国相对友好的类似斯诺那种“西方著名记者”。 第二次接触到法拉奇这个名字,是读到《好莱坞七宗罪》,非常辛辣锐利的文字,干脆利落,字字都透着写作者的态度...
評分在柴静的《看见》里面知道法拉奇,对她产生了兴趣,所以便买了她的书,想进一步了解这位伟大的记者。 可能是翻译的原因,加上采访涉及到太多的历史背景,初读之时觉得比较艰涩,需要不断地查找历史资料才能一一理解到对话的深层含义。建议历史如我一样不好的人做好随时翻查历史...
評分在这本书的序言当中有这样一段话: 在那个年代,很多政治家认为对大众媒体保持缄默是与他们的角色联系在一起的职责,把审慎视为自我保护,他们遵循谨慎的规则以保证自身的形象。30 年后,采访变成一件貌似容易却被滥用,因而必然到处泛滥的事。很多政治家变成了小丑,他们的形...
她真幸運,又是時也又當命也
评分作者於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對27位政治人物的采訪記錄,他/她們都是國際政治中的風雲人物,處於權力的漩渦之中,他們手中掌握著全世界幾十億人的命運,很明顯,作者討厭這些當權者,認為他們並沒有什麼明顯的過人之處。采訪內容基本都是當年國際熱點話題(包括越南戰爭、中東衝突、印巴衝突、西歐共産黨運動、石油危機等),其間夾雜著軍事衝突、政治觀點對立、政權更迭、文化衝突、軍事政變等等,接受采訪的人有的最後結局很慘,隨著時間推移,這個世界也沒有完全按照他們的看法運轉、演變,今天讀來仍讓人唏噓不已。讀這本書一定要有足夠的曆史背景知識,不然很難理解很多篇章,比如當年意大利、法國、葡萄牙、西班牙的共産主義運動,梅厄夫人、阿拉法特、哈巴什等對猶太人與阿拉伯人衝突截然相反的看法等等。讀書、做筆記前後花瞭一個月時間。
评分我發現這些掌權者並不是齣類拔萃的人,決定我們命運的人並不比我們優秀,並不比我們聰明,也並不比我們強大和理智,充其量隻比我們有膽量,有野心。我很少遇到那種天生應該領導我們和決定我們走這條路而不走那條路的人。如果有這樣的人,他們並不是掌權者,而是一些曾經為獲得這個權力冒著生命危險去進行鬥爭,並繼續在鬥爭著的人。
评分雖然今天看來似乎少瞭點時效性,可是真的太久沒有看過這樣充實、有趣、充滿矛盾又引人思考的書瞭,真正能學到東西,推遠眼界,為此我感謝法拉奇。她的機鋒、迫人的態勢和文字的選取鋪排讓每一篇采訪都充滿力量和色彩。她唯一一次失去那咄咄逼人的能量是在最後一篇,當她麵對帕納古利斯,這個她此後的伴侶時。采訪結束,他問她最後一句:按你看,人是什麼?她迴答:阿萊剋斯,我說人應該是像你這樣。麵對愛情,法拉奇這樣的女人也屈膝瞭。因此她更讓我喜歡,不僅因為這形形色色的寫得都很好的采訪,還因為她的堅強與真實。
评分這一本全是政治人物。在她那個年代,能有機會同這些人對話,就是壯舉。很多篇因為對政治背景太過陌生,導緻沒有任何代入感,但哪怕隻看過一本《愛與黑暗的故事》,采訪巴以一眾風雲人物時,就尤覺懇切。比采訪內容更耐讀的是她每篇之前給采訪對描的文字小像,寥寥幾筆便頗得其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