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思想史的趣味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经济学 经济思想史 经济 思想史 赖建诚 经济思想史的趣味 历史 经济史
发表于2025-02-05
经济思想史的趣味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大学的时候学西经,学得特别起劲。要不是因为数学不好,可能真就去研究经济学了。不过书里对这种想法也有批判,但是主流就是主流,一时半会儿改不过来。于是世界上就少了一个优秀的经济学家。
评分很好玩的书啊,我是指赖的文字,着实好玩!
评分比汪丁丁更接近传统思想史授课方式,穿插名人八卦绝对是授课好途径。可惜我系上的思想史是多么……
评分无趣!弃读!
评分还算挺有收获的。作者讲得很浅显易懂。对照来看,中国基本上处于重商主义阶段(再夹杂一些凯恩斯),而且可能是这阶段最好的选择。不过也应该慢慢向自由主义转变了。
赖建诚(lai@mx.nthu.edu.tw,www.econ.nthu.edu.tw),1952年生,巴黎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博士(1982),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1992—1993)。台湾清华大学经济系教授,专攻经济史、经济思想史。
学术著作:《近代中国的合作经济运动:1912—1949》(1990)、Adam Smith across Nations: Translations and Reception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2000,Oxford UP,主编)、《亚当•斯密与严复:〈国富论〉与中国》(2002,2009)、Braudel’s Historiography Reconsidered(2004)、《梁启超的经济面向》(2006,2010)、《边镇粮饷:明代中后期的边防经费与国家财政危机,1531—1602》(2008,2010)。半学术性的文集:《重商主义的窘境》(1992)、《绿野仙踪与中国》(1998)、《经济史的趣味》(2011)、《经济思想史的趣味》(2011)。并译有《年鉴学派管窥》(1996,2003),以及雷蒙•阿隆《入戏的观众》(1987,1992,2000,2006)和西蒙•波伏娃《波伏娃的告别:与沙特的对话》(2002,2006)、《波伏娃的告别:再见,沙特!》(2002,2006)。
这本《趣味》的1-3章是第1部分:「邀请与导览:笑着脸谈经济思想史的功用与趣味」。4-24章是第2部分:「人物与派别:开着心讲经济思想史的人物与见解」。第3部分的主题是「观念与辩驳:凝着神辩经济思想史的洞见与疑惑」,介绍思想史的对立性概念与见解。第3部分的性质和《趣味》很不相同,需要另写一本《经济思想史的争辩》,内分(1)微观篇:人物与见解、(2)宏观篇:学派与概念。《趣味》的对象是大学生和社会大众,《争辩》的内容较深范围较广,厚度和《趣味》相当(约35则主题)。
一、缘起 本书开篇,作者赖建诚教授花了相当篇幅讨论研究经济思想史的意义,准确地说,是辩驳别人可能的质疑。于是想起王尔敏的《史学方法》,也是台湾教授,作者也花了不少时间讨论、或者说重申历史研究的意义——弱势学科的老师,可能真的挺不容易的。 最近在B站看林毅夫教授...
评分一、缘起 本书开篇,作者赖建诚教授花了相当篇幅讨论研究经济思想史的意义,准确地说,是辩驳别人可能的质疑。于是想起王尔敏的《史学方法》,也是台湾教授,作者也花了不少时间讨论、或者说重申历史研究的意义——弱势学科的老师,可能真的挺不容易的。 最近在B站看林毅夫教授...
评分作为一个经济学的教书匠,一生能够有这样一本教材应该足矣。 经济学毕竟是社会科学,而且是一门不太成熟的社会科学,不了解思想史终究是不行的。 卡莱斯基的故事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布劳格的思想轨迹值得玩味。 附录有两章思想史的专业论文,没有细看,有门槛。 作者在结尾列...
评分一、缘起 本书开篇,作者赖建诚教授花了相当篇幅讨论研究经济思想史的意义,准确地说,是辩驳别人可能的质疑。于是想起王尔敏的《史学方法》,也是台湾教授,作者也花了不少时间讨论、或者说重申历史研究的意义——弱势学科的老师,可能真的挺不容易的。 最近在B站看林毅夫教授...
评分一、缘起 本书开篇,作者赖建诚教授花了相当篇幅讨论研究经济思想史的意义,准确地说,是辩驳别人可能的质疑。于是想起王尔敏的《史学方法》,也是台湾教授,作者也花了不少时间讨论、或者说重申历史研究的意义——弱势学科的老师,可能真的挺不容易的。 最近在B站看林毅夫教授...
经济思想史的趣味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