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逻辑(全新修订典藏本)》探讨金融发展和一般市场发展对文化和社会带来的影响。作者从金融作为“大社会”中一分子的角度研究金融,时刻关注社会转型问题,并藉此审视中国社会的传统与未来。
陈志武,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中国金融博物馆首席顾问,最具影响力的华人经济学家之一。
自1990年获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博士学位以来,陈志武教授先后在威斯康星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美国耶鲁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任教,并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长江商学院等国内著名学术机构聘为访问教授。
陈志武教授一直是世界金融经济学和资本市场研究领域最具创造力和最活跃的学者之一,获得过美国默顿·米勒(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研究奖、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研究奖等多项重大学术奖励。2000年,一项颇得全球经济学家首肯的世界经济学家排名出炉,在前1000名经济学家中,有19人来自中国,陈志武教授排名第202位;2006年,《华尔街电讯》将陈志武教授评为“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
陈志武教授拥有国内经济学术界少见的政治经济学视野,更为重要的是,他也是国内鲜见的能用现代经济学的源流把事情说得很清楚的经济学家。“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金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金融发展对社会的意义是什么”等观点启发了更多人对转型中的中国社会、经济的思考。
2008年出版的中文著作《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非理性亢奋》成为当年度最具影响力的财经读物之一。其中《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荣获“2008和讯华文财经图书大奖”之“年度财经图书大奖”和“最佳原创学术类”大奖,并入选多家专业媒体评选的2008年度最值得珍藏图书。
按:拿《金融的逻辑》PK《货币战争》,会产生两种奇妙的反差。从销售方面讲,尽管《金融的逻辑》一上市,已有不少读者追捧,特别是在机场的销售两者不相上下,但是从总数来看,《金融的逻辑》是难以望《货币战争》项背的。但是,从内容、品质讲,《金融的逻辑》PK《货币战争》...
评分刚出这本书时,对此书甚为关切,当初书买不到,还以为被封,在当当第2次到书后,立即买了一本研读。 目前尚未读完,看了前面,感觉甚为失望,仔细看起来,好像和《货币战争1》区别也不是那么大,书的逻辑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某个观点而穷举。 以前读陈志武的文章,感觉此人甚为...
评分对于金融这件事,我一直觉得他是有钱人的游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钱才能生钱。而且那些琳琅满目,层出不穷的投资产品,统统都是有钱人钱多得没出花捣腾出来的把戏,所谓创新,没有物欲的驱动,恐怕也难成其势吧。 没有金融,或者有现在这么如火如荼的金融时,我们的生活,虽...
评分凌晨三点醒来便辗转难眠,于是决定起身看书码字,无意翻出2009年21世纪商评网《读懂这动荡的一年》,欣欣然重温了一遍当时满怀激动逐一阅读的心情,尤其是陈志武先生的《金融的逻辑》,重读颇为喜欢,也顺带做些记录,权作八月读书笔记。 诚然,了解金融首先需要从区分“...
评分http://cyeon89.blogcn.com/diary,27715528.shtml 虽然本书的销售可能不如同期的《货币战争2》,但是私以为这本书比《货币战争2》这种带有玄幻性质的书更发人深省。 ——题记 花了2个小时读完了全书。整本书条理清晰,文字随和但逻辑严谨...
作者加入很多个人情感的成分占据太多篇幅,这很难让不具备类似经历的人产生共鸣。全书亮点是揭露国内证券市场黑幕的那一部分(第十七章)。开头部分作者介绍了自己在耶鲁读金融专业时修过的课程,看起来蛮有趣的。
评分重新标注一下,这本书所说的特别是关于中国的家族和人际的经济关系的理论,对于我来说是转折性的。不知道有没有其他的好书,可以说得更透彻一些?
评分不错,零散但是都有意义,入门介绍知识性读物
评分现代金融的入门书籍,站在金融史的高度写当下的问题。
评分把金融的逻辑讲得比较浅显易懂,就是内容还是偏少,重复较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