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慈善组织绩效及公共政策研究》站在经济学的视角,综合运用分工与交易理论、公共产品供给理论、公共管理理论、组织理论等,对慈善组织的产生、慈善组织绩效及公共政策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在理论部分,本研究将慈善视为一种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活动,基于分工与交易理论,比较了慈善组织为媒介的间接慈善方式与捐赠人一受助人间一对一的直接慈善方式,提出慈善组织的出现是慈善活动实行分工后所产生的生产成本节约与交易费用增加之间的均衡结果。从历史角度看,分工与专业化是慈善事业发展的一条主要线索,慈善活动实现方式呈现出从个体到组织,从不分工到分工,以及分工与专业化程度逐渐提升的过程。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