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014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015
二、研究的理论背景及相关文献综述016
(一)托马斯·门罗与莫·卡冈的艺术形态学方法017
(二)艺术形态学的方法与结构分析的方法019
(三)绘画艺术的形式分析与形态学方法的关联024
(四)中国画作为中国绘画的母体与原型结构027
第二章构成中国画形态的结构层面030
一、中国画结构层面的划分034
二、物质媒介层039
三、形式语言层040
四、审美观念层042
五、艺术精神层047
第三章中国画魏晋至明清的三个形态050
一、魏晋到两宋,及其后的重彩写真形态053
(一)重彩写真形态的确立053
(二)重彩写真形态的绘画形态学特征054
(三)谢赫“六法”与重彩写真形态的对应055
二、五代之后的水墨写真形态063
.(一)水墨写真形态的产生063
(二)水墨写真形态的绘画形态学特征065
(三)水墨写真形态与荆浩“六要”说065
三、宋元及其后的水墨写意形态074
(一)水墨写意形态的形成074
(二)水墨写意形态的形态学特征077
(三)水墨写意形态与“文人画”078
四、中国画形态描述的意义087
第四章中国画形态的构成与转换092
一、物质媒材的组合与中国画形态的转换093
(一)魏晋到两宋,及其后的绢本重彩煤材组合093
(二)五代以后的绢本水墨媒材组合107
(三)宋元以后的纸本水墨媒材组合113
二、形式语言层面的变化与中国画的三个形态119
(一)综合性形式语言与分化性形式语言119
(二)描法和染法结合的模式与重彩写真形态123
(三)线与铍法、淡彩结合的模式与水墨写真形态
(四)点、线、铍、墨、水、色混合的形式模式与水墨写意形态133
(五)诗、书、画、印结合的形式构成137
三、审美观念层面的变化与中国画形态的变化151
(一)气韵含义的变化与中国画形态的变化151
(二)意境含义的变化与中国画形态的变化162
(三)理意含义的变化与中国画形态的变化169
四、艺术精神层面的变化与中国画形态的变化178
(一)儒道相合的艺术精神在中国画形态中的统一 178
(二)儒道精神在中国画三个形态中的变化和展开183
第五章中国画形态构成的方式及特征190
一、物质媒介层面对形态的构成192
二、形式语言层面对形态的构成196
(一)中国画形式语言的描述性与非描述性功能196
(二)中国画中的形式与程式198
(三)审美的形式与精神的形式207
三、审美观念层面对形态的构成212
(一)中国画审美的意象性212
(二)意象性审美作为联结中国画形式层面与精神层面的中介215
四、艺术精神层面对形态的建构230
(一)儒道相和的艺术精神对中国画审美观念的建构231
(二)儒道相和的艺术精神对画面语言形态的建构238
第六章中国画形态转换的机制244
一、阴阳互动的创生观与中国画的形式创造和形态创造246
(一)阴阳互动与中国画形式语言的生成248
(二)阴阳互动与中国画形态的生成252
二、结构系统表层与深层的双向调节机制254
(一)结构系统的整体性与调节性254
(二)中国画结构表层与深层对形态的双向调节方式256
三、结构系统的整合与分化机制259
(一)中国画形态流变中整合与分化的两种力量
(二)深层结构在整合与分化中的导向性261
(三)中国画当代形态转型的基本方式263
第七章中国画形态转换的当代趋向270
一、谱系的绵延与回到元点272
(一)谱系的存在272
(二)谱系的力量280
(三)回到元点288
二、走向开放295
(一)形式的开放295
(二)精神的整合297
三、中国画当代形态的走向301
(一)中国画形态的活性机制301
(二)当代中国画形态走向的两条线索304
(三)中国画当代形态的进一步分化与艺术精神的进一步整合310
结论314
参考文献320
后记322
致谢323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