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楼207

47楼20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孔庆东,人称“北大醉侠”,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83年自哈尔滨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后师从钱理群、严家炎先生攻读硕士、博士。曾被评为“北大十佳教师”之首。十余年来,孔庆东先后写出当下中国罕见的酣畅淋漓、嬉笑怒骂的痛快文字,为当今影响最大的思想者之一。其《47楼207》、《笑书神侠》、《干夫所指》、《口号万岁》等书一直畅销不衰。

出版者: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作者:孔庆东
出品人:
页数:337
译者:
出版时间:2012-1
价格:26.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5972575
丛书系列:孔庆东文集
图书标签:
  • 孔庆东 
  • 知识分子的反省 
  • 好玩的书 
  • 随笔 
  • 文化 
  • 孔慶東 
  • 生活 
  • 有点搞头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孔庆东文集1:47楼207》以描写大学生活的《孔庆东文集1:47楼207》开篇,以描写高中生活的《遥远的高三•八》压卷,一以贯之的是幽默。可谓是“凤头”和“豹尾”,全须全尾的描画出20世纪80年代自然而率性的学生生活;荒诞的历史小传——《风流大寻呼》,挣扎着向人们展示人性的丑陋与卑劣;《高考制度之我见》、《灵魂工作者还能逮着老鼠吗?》、《躁热的美神执著》等充满忿忿不平的呐喊,呼吁人们去体味现世,回溯历史。

作者理性而又敏感地思索着人生、关注着世态,荒诞中肩着责任,幽默中透着冷峻,充满智慧的侠气,读之酣畅淋漓,过瘾至极。

当我们十来个弟兄“保甲连坐”般拥挤在他那间斗大的宿舍里时,一片黑乎乎的身影在墙上漫涌着。常常是这边正谈着天底下最高雅清玄的问题,那边突然杯翻壶仰,刹那间造就了几位诗(湿)人。梁遇春在《猫狗》这篇散文中说,上海是一条狗,北京是一只猫。我颇有同感。我不喜欢狗的凶恶、狗的势利、狗的钻营和务实。我喜欢具有艺术气质的猫。然而,猫以它的娴静优雅、以它的慵懒娇媚,悄悄腐蚀着我,以致我丧失时间感,在一种“垂帘不卷留香久”的微醺中,同时忘却了自我和存在。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知道孔庆东和他的这本名著始于高一,这些得益于我语文老师的力荐:老师很喜欢这本书里面的文章,于是在一个晚自习上,老师用他那独有的阎氏幽默为我们朗诵了47楼207和遥远的高三.八这两篇美文,文章固有的优美加上老师的朗诵,深深的影响了我的高中生活并记起来我对于美丽大...  

评分

好精彩,每个人都特色分明,妙趣横生!第一段就很搞笑:“北大往事”,本来是我计划中的一部长篇的名字现在忽然有人以此为名编一本书,那我的长篇将来出版时拟改名为《狗日的北大》以表示我对北大无法言说的无限挚爱。当然,也可以叫《挨千刀的北大》或《老不死的北大》我先...  

评分

网龄说长不短,说短不长,可刚上网那会儿光顾着玩传奇了,沉迷在当沙巴克老大的世界里不可自拔。等我开始喜欢博客时,当年明月已经快把《明朝那些事儿》连载完了,所以我对孔庆东先生的了解,起始于他已经疯了,成天乱咬人的阶段了。 我非黑即白的缺点很严重,看待事物不够客...  

评分

这本也是当年看过的书,但是这次再看,似乎不是当年的样子和当年的味道。这本书已离我们算是久远,所以看看颇能体察出当年的那些味道和流行。这本杂集,是老孔的成名之作,当年的孔和尚尚不是现在这般“哗众取宠”,写的是真性情,回忆也是朴实却真情流露。老孔有很强的北大情...  

评分

我是本着学习的精神看了这本书。 不过实际的结果却不像最初设想的那么好。 我知道这教授爱骂人,不过我还真就不怕得罪人,我是个不怕被狗咬的人。大胆的说说读后感吧。 你说搞笑吧,我实在不知道有什么可以值得笑的地方。或者这么说吧,你要玩幽默,就痛痛快快的给读者献上愉...  

用户评价

评分

吹捧他自己和调侃他同学的故事写得挺逗。说钱理群是侠之大者,说张颐武是混元霹雳手……上至毛泽东的“春来我不先张口,哪个虫儿敢作声”,下至某女生宿舍下水道发现的几十个避孕套。消遣解闷的一本书,自诩精英的读者没必要看。

评分

好看!最喜欢的是那遥远的高三八班

评分

因为高二那年一顿挣扎,我没有走上学文这条不归路,所以最后终究成了个还算正常的伪文艺青年,加上当初我纠结上北大还是上清华,最终发现自己想太多了,所以其实这本书找不到神马共鸣...直到“遥远的高三·八”这章,我才发现,这本书的精华在最后啊!哈哈哈哈,高中老师都是孙悟空派来的豆b吧,笑屎我了,分享给别人,居然被鄙视说笑点低...我也真是醉了。

评分

吹捧他自己和调侃他同学的故事写得挺逗。说钱理群是侠之大者,说张颐武是混元霹雳手……上至毛泽东的“春来我不先张口,哪个虫儿敢作声”,下至某女生宿舍下水道发现的几十个避孕套。消遣解闷的一本书,自诩精英的读者没必要看。

评分

在高中 刘洁老师读过其中一篇 当时读了 帮她判卷子的时候问了几个问题 现在都还记得 进来又读了一遍 感觉体系又被自己碾碎了 依旧想问同样的问题 记得当初问她易子而食和易子而仕之类的问题 却悄然都发生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