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尔德,1950年生,1978年获得美国哈佛大学社会人类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波士顿大学人类学系教授,世界著名人类学家。他已出版的著作主要着力于对欧亚太陆过去及当代的游牧民族及社会进行研究,在学术界影响巨大。
《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是一本在中国边疆史研究领域内由“重新发现”拉铁摩尔到新的“边疆范式”形成的过渡时期的代表性作品。本书通过对两千多年历史时段之内游牧帝国与中原政权之间历史关系的人类学考察,提出了一个解释包括蒙古帝国在内的游牧大帝国兴盛和衰亡的政治和经济组织分析模式,并对中原政权与这些帝国的关系作了贯通性的研究。作者提出了边疆游牧力量在与中原政权接触时所交替采取的“外部边界战略”和“内部边界战略”问题,指出外族王朝对中原北部地区统治的周期律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为一种基于集权化与分权化之上的机制性更替过程。《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为中国边疆史研究贡献了一种不同于专业史学家的新思路。
本书作者托马斯·巴菲尔德出生于1950年,现为美国波士顿大学人类学系主任及人类学教授。
这里的中原是指以汉民族为主建立的农业文明,这里的游牧是指以蒙古系中原正北方为主的游牧势力,而这里的边疆是指以鲜卑、辽、金、清等为代表的来自东北的游牧和农业文明的边疆结合体 中原汉族官僚总以中原文明体系的标准来理解北方游牧,其实北方游牧政权的需求方式和中原...
评分这是一本让人读了耳目一新的一本书,以往接触过的东亚历史类读物无不将中原作世界的中心,这使我这样的凡人在观察历史时不可避免的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而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通过第三方“蛮夷学者“之手,我有机会以一个更为客观的态度来看待我们的过去,而从儒家内敛自大...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被活生生的淋了一大盆冷水, 有着20多年的天朝子民的优越感荡然无存。我一直以为鸦片战争以前,我天朝(算上元清)威震四方,四海之外几乎无对手。没想到自秦统一中原以来,从汉朝汉高祖的“白登之围”开始,中原地区一直受北方游牧民族的敲诈和勒索,疲于应战。...
评分2018休学时读,放疗出来读的第一本,印象深刻
评分作为一本人类学家所写的旨在阐述中国的游牧文明与中原文明互动模式的专著。作者以内部边界策略与外部边界策略作为分析游牧文明选择的一个视角,并在游牧文明不能离开中原文明而单独生存的大背景之下做出了很多分析,并指出蒙古帝国的异常性,打破了线性描述游牧文明(产生—发展—高峰:蒙古—衰落)的惯常范式,这一点值得学习。诚如姚大力先生所言,本书是从拉铁摩尔的“重新发现”到新的“边疆范式”形成的过渡性代表作,还是值得一看的。
评分不如拉铁摩尔
评分不如拉铁摩尔
评分很好,翻译也到位, 问一句国内作者咋就没有这个角度呢? 都去挣钱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