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多:柏拉图对话录》描绘苏格拉底受死当日,与其门徒就生死、灵魂、智慧、快乐等问题进行讨论,其对西方文化影响之深远,几乎没有另一本著作可以相比。杨绛先生的译文清新可读,充分还原了苏格拉底与其门徒平易家常的对话风格,为中文世界贡献了一部文学价值与哲学价值并重的经典作品。
柏拉图(Plato,约公元前427—347年),生于希腊雅典,双亲皆来自重要的贵族家族。他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后受教于苏格拉底。他曾游学外地,约公元前387年回到雅典创办一所高等学院此学院一般被认为是欧洲第一所大学,亚里士多德亦曾就学于此。柏拉图的学说对于欧洲的哲学与整个文化发展,影响深远。《斐多》中描绘的苏格拉底之死事件,被认为仅次于基督之死。著有《对话录》、《理想国》等作品。
杨绛,(1911—),本名杨季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作家,评论家,翻译家。主要著有《洗澡》、《干校六记》、《将饮茶》等作品。翻译有《小癞子》、《堂吉诃德》、《斐多》等作品。
看西方古代哲人的哲学著作,要比看中国的古代哲人写的东西要来的痛快得多。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中国占统治地位的主流哲学土家学说大篇幅的礼仪和伦理等条条框框严重损害了哲学的理性,而这本书中即使讨论生死的问题,也完全散发着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 斐多这本书...
评分柏拉图主义的很多观点都有在斐多篇中出现。诚如罗素所言,斐多所述之苏格拉底慷慨就义就好比福音经所述基利斯督之十架受难。
评分舍身成仁,苏格拉底。
评分(为什么自杀不被允许这个问题应该是在论证中被消解掉了吧)要让人信服灵魂不朽是肯定不够充分的啦……最让人感动的是能够坚持自己的信念这一点吧@啊呀。从容冷静不后悔。译本通俗
评分窃以为本书里灵魂不灭的证明还是不能成立。。 杨先生的译笔简明优美,连我都能Follow上
评分苏格拉底是个好老头。他的有些理论还蛮有意思的,热与冷高与低生与死的互相转换这个论证印象好深刻。【重看西哲史的时候又觉得自己说的第一句话过于武断了,谁晓得是不是柏拉图的美化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