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一本书去巴黎

带一本书去巴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林达为两名作者合用的笔名。他们都于1952年出生在上海,1978年进入大学。现居美国。作品有“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个梦想》,以及《带一本书去巴黎》。译著有《汉娜的手提箱》、《克拉拉的战争》、《盖比橱柜的秘密》等。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林达
出品人:
页数:287
译者:
出版时间:2002-5
价格:3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17079
丛书系列:林达作品系列
图书标签:
  • 林达 
  • 旅行 
  • 法国 
  • 文化 
  • 历史 
  • 随笔 
  • 巴黎 
  • 游记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作者在浓厚的法国历史文化氛围中,用大量的历史细节和场景,丰富了对艺术、文化,对历史、社会,以及对“革命”的理解。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实在是非常喜欢,最近又开始重温这本书了,白天工作,想到晚上可以回家看书心里也充满欢喜。 巴黎市民攻占巴士底狱让我们明白一个国家需要的精英治国,那些草根,长期物质生活无依靠,精神生活也贫乏,一旦掌握了政权,是件可怕的事。 除了了解大革命那段历史,还可以领略法...  

评分

很久没有写什么评论了,最近半年更是懒散的甚。书其实是去年看的,说来奇怪,即便来了巴黎,我也还是喜欢看关于巴黎的书和电影,觉得意象和观感都和以前有微妙的不同,说不上好坏, 有些“身不知何处”的妙处吧。 其实书,电影,音乐,或者任何其他的艺术,能从中获得欣赏的快...  

评分

林达是一对夫妇作家的共用笔名。他们是我爸妈年纪的人,过着大部分外少数人的生活,早年从上海移居美国,隐居北美的乡郊木屋,砍柴种地,做着异国的真正农民。没有艳羡的物质追求,他们由底而上接触着美国社会的各个处落,写出了令人艳羡的作品,“近距离看美国”丛书,被认为...  

评分

“我自信,我在美国看到的超过美国自身持有的。”——托克维尔 一 林达作品存在一种奇异的分裂特质。然而,这种分裂又并非源自那种我们在诸多大作家身上都能体察到的、人本身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将不断地在另一个执着思索的心灵中得到响应),相反,当考虑到林达原本就是一对...  

评分

这是我读过的林达的第一本书。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在图书馆里,怀旧的封面让他藏身与众多书中,费了很大劲儿才找到。可是有些东西,喜欢就是莫名的,不自然的,第一次读它的时候我就在想,以后一定要买两本,一本自己收藏,一本送给一位朋友,后来也是跑了很多书店才如愿以偿...  

用户评价

评分

穿越时间照见同一个空间,越到最后越是觉得好看,从《九三年》起笔,最初以为是城市景观和建筑鉴赏,没想到后面竟然酝酿了对法国大革命前后的一次回顾,而且视角很高,以大革命为背景提取了关键片段着力描写,连带出很多历史人物的轶事,还原了伟人作为凡人的本貌,是很多教科书化的历史书里从来见不到的评价。写作方式沿袭了林达那种理性的抒情表达,文字很美,现实和历史穿插讲述,读起来很轻松。我很喜欢那些偶见的作者对历史的评论,不是那种针对某一件事的具体评价,而是对一个时代精神或者一种历史面貌的评价,很有共鸣。不知道这夫妻两个是如何写作的,很羡慕这种合作。

评分

林达他们好像没有在巴黎住过?用游客视角整理了很多历史资料,但是故事性和趣味性不强,读过后印象并不深刻。

评分

林达他们好像没有在巴黎住过?用游客视角整理了很多历史资料,但是故事性和趣味性不强,读过后印象并不深刻。

评分

不如说,是在时间里的旅行和思考。我开始崇拜林达了。

评分

不是浪漫之旅,却是沉痛之旅。真为那个开明温和以及软弱忧伤的年轻人路易十六和那位在断头台上踩到刽子手的脚还会道歉的玛丽王后而痛惜。……悲摧的是,历史仍在继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