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天下黄花》讲述民国初年,北方某村的孙村长被人勒死在土窑里。一桩命案,结下两家世代冤仇,物换星移,更朝改代,谁当村长,贪权贪色,仍是干戈杀戮,血水溅地……一个小小的村落,竟展示了古老中国半个世纪的社会岁月。小说语言洗练幽默,人物故事神韵无穷,充分表达了作家的文学性格。
刘震云,男,1958年5月出生,河南新乡延津人。1973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8年复员,在家乡当中学教师,同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到《农民日报》工作。1988年至1991年曾到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读研究生。1982年开始创作,1987年后连续发表在《人民文学》《塔铺》、《新兵连》、《头人》、《单位》、《官场》、《一地鸡毛》、《官人》、《温故一九四二》等描写城市社会的“单位系列”和干部生活的“官场系列”,引起强烈反响在这些作品中,他迅速表现出成为大作家的潜在能力,确立了创作中的平民立场,将目光集中于历史、权力和民生问题,但又不失于简洁直接的白描手法,也因此被称为“新写实主义”作家。其中《塔铺》获1987-1988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作品一以贯之的精神是对小人物或底层人的生存境遇和生活态度的刻画,对人情世故有超人的洞察力,用冷静客观的叙事笔调书写无聊乏味的日常生活来反讽日常权力关系。自1991年发表长篇小说《故乡天下黄花》始,他开始追求新的创作境界。1993年发表“故乡”系列第二部长篇《故乡相处流传》,后经过五六年的时间完成长篇巨著《故乡面和花朵》(华艺出版社1999年初版)。《故乡面和花朵》体现着他在文体和内容上的双重探索。
故乡事,家事,尴尬事。 第一次听说刘震云以及他的两部长篇小说《故乡天下黄花》和《故乡相处流传》,是自狗冬嘴里。当时他在书店瞥到一本小说:《我叫刘跃进》,煞有介事地翻看起来。然后他以一种难以自持的激动向我介绍了该书的作者和他的两部名声卓著的作品。考虑到这是狗冬...
评分从民国初年到文革,六十年里一个村庄的巨变,两个家族的命运将整个小说串成了一条长长的线,而作者用朴实,生动的笔触讲述着关于那里的人和故事,仿佛置身之外,其实却是以冷静地思考来审视着几个时代~~没有给出现成的哲理或是说教,有的只是睿智的思考点拨,给你无限的空间去...
评分因为摩罗的缘故,我开始阅读刘震云。 《耻辱者手记》里有一篇叫《大作家刘震云》的文章,摩罗对刘震云以及他的小说进行了惊心动魄的评论,引起我的兴趣。那个时候,只要是余 杰和摩罗提起的东西,我多少都有些兴趣。 《故乡天下黄花》的写作时间在《故乡相处流传》之前,是刘...
评分白描的叙述手法,漫画式的勾勒,呈现出的色彩却更为鲜明。 浓重的黑色与灰色之下,让人难以呼吸。 黑灰的世界上,惊心动魄的血色,似乎是唯一永恒爆发的色彩。 四幕场景,你方唱罢他登场。 换了汤,却没有换药。 争斗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是对于争斗本身,却从来不变。 还能...
评分一个村子,两个大姓,三代人,民国,抗日战争,解放,文革,四个时期。恩怨情仇,就那么一代代传了下来。 你争我斗,越是芝麻绿豆大的官儿,越把权力用的极致,小农意识的小算盘在权力下暴露的淋漓尽致。 解放前当官给人断案,沾个吃烙饼的光,文革的时候,吃“夜草”,夜草...
康康课上经典分析篇目
评分“这里边没一个好货”,这里边个个是真货,这是故乡。
评分喜欢相处流传多一点。
评分尽管都是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但作者的写法很讨喜,很多讲故事,所以能看下去。只可惜网上的版本不全,搜遍网络也没找到完整版本。
评分喜欢相处流传多一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