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人物论》根据作者1962年的文字编排的。以前未曾修改的宝玉、黛玉的四篇,这次把原来的《贾宝玉的直感生活》和《贾宝玉的逃亡》两篇合并为一:《贾宝玉的直感生活及其归宿》;而论及黛玉的两篇:《林黛玉的恋爱》和《黛玉之死》,也合成一篇,题名《林黛玉的恋爱悲剧》。
【没想写长评的话说】 写得还行的一本有关红楼梦的论著,所提观点和我的感受大体相似,而且作者一定是拥林反薛的,而且很喜欢晴雯……可见作者本人也是性情中人。宝黛二人的论述很好,尤其摘录了一些较好的续本,可以作为看完前八十回原作后的补充。 但是对宝...
评分读完了中华书局版《红楼梦》,然后把80年代的电视剧全部看完后,还是意犹未尽,才明白为什么红学自成一派了,而且那么多学者去研究红学,有时想想也许是自欺欺人,也许是故弄玄虚,结果并非如此,因为他是巨著,代表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的见证。于是开始很感兴趣,一开始还...
评分【没想写长评的话说】 写得还行的一本有关红楼梦的论著,所提观点和我的感受大体相似,而且作者一定是拥林反薛的,而且很喜欢晴雯……可见作者本人也是性情中人。宝黛二人的论述很好,尤其摘录了一些较好的续本,可以作为看完前八十回原作后的补充。 但是对宝...
评分有浓浓时代印记的人物评论,将当代的政治正确带进小说解读是现在仍然流行的现象,但是真的合适吗?不可否认,有的小说初衷确实如此,但也有一大部分不是。 在我看来,红楼梦是曹雪芹构筑出来的乌托邦,虽有一定的反抗性,但远远不能达到批判封建社会乃至于到“鄙弃和厌恨本阶级...
斗争性太强,作者比较适合混虎扑话题区
评分斗争性太强,作者比较适合混虎扑话题区
评分入门,才发现马瑞芳很多观点是从他这儿承袭的。只是他拥林贬薛的情绪太重,而且,对于贾母的印象似乎也有偏颇——自己唯一所疼爱的女儿的唯一的血脉,她何至于苛待,而且她是不把黛玉当外人的。对于宝钗反而有种外人的客气。作者把高续视为原著,也评点一番,可谓不智。
评分稍微把阶级斗争思维放一放会死吗
评分太精彩了!两年来没读过这般明澈的书了!把种种人物都放到聚光灯下仔细检查。谈及很多没有过去根本注意到的问题:贾母年轻的时候应当和王熙凤比较像,贾府一代不如一代,小红和贾芸是什么样的人,王夫人的抑郁,贾政的缺陷。作者自身从政,书里也有不少政治方面的意涵,把家府上上下下的组织架构、所作所为、矛盾冲突分析得滴水不漏。一家即一国。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书完全是建国之前写的,涉及对封建社会的批判恰到好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