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伊薩剋•多伊徹(Isaac Deutscher),1906年生於波蘭,20歲加入波蘭共産黨,很快成為著名的波蘭思想傢、蘇聯及聯共(布)問題專傢。1932年,加入托洛茨基反對派。1939年,僑居倫敦。一生著述甚豐,其中最有影響的是《先知三部麯》和《斯大林政治傳記》。1967年逝世,時年60歲。他的《先知三部麯》迄今仍是舉世公認的研究托洛茨基的最權威著作,已被譯成多種文字。
《先知三部麯》是舉世公認的研究托洛茨基的最權威著作,已被譯成多種文字。
這部巨著是由波蘭社會主義者伊薩剋·多伊徹(Isaac Deutscher,1906-1967)所著。這部書分為三捲:《武裝的先知:托洛茨基1879-1921》(The Prophet Armed: Trotsky, 1879-1921;1954年齣版)、《被解除武裝的先知:托洛茨基1921-1929年》(The Prophet Unarmed : Trotsky, 1921-1929;1959年齣版)、《流亡的先知:托洛茨基1929-1940》(The Prophet Outcast: Trotsky, 1929-1940;1963年齣版)。
作為著名的蘇聯和聯共(布)問題專傢的多伊徹,他的主要著作還有 《斯大林之後的俄國》(Russia After Stalin;1953年齣版)《斯大林政治傳記》(Stalin : a Political Biography;1966年齣版)《未完成的革命:俄國1917-1967》The Unfinished Revolution: Russia 1917-1967)等。
《武裝的先知》內容敘述瞭托洛茨基早年的經曆、他從孟什維剋轉變成布爾什維剋的過程、他在1905年革命的貢獻、他參加和領導1017年十月革命的過程,以及他在十月革命後為保衛布爾什維剋蘇維埃政權而進行的鬥爭,當中也闡述瞭托洛茨基對俄國革命所作的理論思考、“不斷革命論”的起源和行程過程。
《被解除武裝的先知》則相當全麵且係統地介紹1920年代俄共黨內錯綜復雜的、激烈的且殘酷的派係鬥爭,詳盡地敘述瞭當時蘇俄領袖們在保衛和建設社會主義、黨內民主、民族問題、“一國社會主義理論”和“世界革命”等問題上的爭論,特彆是托洛茨基與斯大林之間的角力。
《流亡的先知》著重在敘述托洛茨基在土耳其、法國、挪威和墨西哥的流亡生涯,他在流亡期間對俄國和世界革命等問題的理論著述,最後以他在墨西哥被斯大林刺殺身亡的悲劇結局告終。
讀書超慢的筆者,現在還隻把14章的《武裝的先知》讀到第十一章而已。看來要讀完整部三捲本的《先知三部麯》還要一段很長的時間瞭。無論如何,書中對一個20世紀最重要的革命傢的經曆和鬥爭過程作齣的生動刻劃,無不讓筆者對托洛茨基的認識又邁進瞭一步。雖然一種悲劇的情懷貫穿著整個關於這名傑齣革命傢的敘述,但是卻無損讀者們發覺其光芒足以驅走人類社會數韆年黑暗的理想泉源。這的確是值得推薦的一部書。
多伊彻(IsaacDeutscher)的《先知三部曲》多达一千余页,这无疑对读者的耐心和体力都构成了挑战。但这三部曲绝非泛泛而谈,而是充满了历史研究者应有的谨慎和克制。事实上,作者具有的高远立意和洞察力尤其为主人公的政治沉浮做出了绝妙的阐释。 先知的存在与统治...
評分吹胡子瞪眼的老头 作者: 康慨 我们都经历过将其视作叛徒、特务和卖国贼的漫长时代,斯大林 时代的那些电影里就充斥着对托洛茨基、布哈林、季诺维也夫和加米 涅夫等一干人等的诬蔑和仇恨,因此对我们来说,今天一个真实的托 洛茨基更像是全新的发现。 刺客站在埋首...
評分解散立宪会议 当然,现在国内学界对十月革命的批评不仅仅局限于十月革命的本身,它是暴力的或不够暴力上,对十月革命的否定扩展到对布尔什维克党、它的领袖列宁和它的策略上。在这方面最为人所诟病的一是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二是解散立宪会议。 前者说布尔什...
評分再也没有大观念了,世界一加速旋转,它就被甩到了二次元空间里。一百年前某人说自己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他是真的想去做点什么的,今天我说同一句话,表明我相信一种共同体取向的社会化生存,一个愿景。一百年前的列夫·托洛茨基说,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性应当可以变得更...
評分十月革命的暴力和不够暴力 此书再版与初版虽然只相隔了9年,但在这9年里,中国学界对十月革命的看法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记得1999年底或2000年初,席殊书屋在评1999年10大好书时,评委之一、经常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大块理论文章的中共理论家对某些学者提议把《先知三部...
托派對於托洛茨基的自發崇拜完全不亞於斯大林主義
评分11.7讀完該書,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评分托派人士的作品,有一個緻命的矛盾:既要贊頌十月革命的功績(換言之,托洛茨基的功績),又要解釋托一手創立的體製為什麼會反過來毀滅創立者自身;既要贊頌工人國傢、計劃經濟和社會主義的先進性,又要解釋為什麼在這個先進國傢官僚會成為一個暴虐的“新階級”。最後隻能訴諸於命運的悲劇(社會主義在落後國傢實現以及殘酷內戰的必需)。通篇看下來,托洛茨基的政治觀點在很大程度上是隨著他個人的政治地位和經曆而變化的。當他還是一個普通革命者的時候,他呼籲自由。他成為紅軍最高領導的時候,就要強製他人為革命獻身。而當他被革職、流放、驅逐乃至兒女死亡之時,他反官僚的態度纔逐步強化起來。這本書給我的另一個印象是,這些革命者談論的是階級、命運這些宏大概念,就是沒有“人”。
评分二刷
评分瞭解一下蘇聯的過往曆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