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伊萨克•多伊彻(Isaac Deutscher),1906年生于波兰,20岁加入波兰共产党,很快成为著名的波兰思想家、苏联及联共(布)问题专家。1932年,加入托洛茨基反对派。1939年,侨居伦敦。一生著述甚丰,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先知三部曲》和《斯大林政治传记》。1967年逝世,时年60岁。他的《先知三部曲》迄今仍是举世公认的研究托洛茨基的最权威著作,已被译成多种文字。
《先知三部曲》是举世公认的研究托洛茨基的最权威着作,已被译成多种文字。
这部巨着是由波兰社会主义者伊萨克·多伊彻(Isaac Deutscher,1906-1967)所着。这部书分为三卷:《武装的先知:托洛茨基1879-1921》(The Prophet Armed: Trotsky, 1879-1921;1954年出版)、《被解除武装的先知:托洛茨基1921-1929年》(The Prophet Unarmed : Trotsky, 1921-1929;1959年出版)、《流亡的先知:托洛茨基1929-1940》(The Prophet Outcast: Trotsky, 1929-1940;1963年出版)。
作为着名的苏联和联共(布)问题专家的多伊彻,他的主要着作还有 《斯大林之后的俄国》(Russia After Stalin;1953年出版)《斯大林政治传记》(Stalin : a Political Biography;1966年出版)《未完成的革命:俄国1917-1967》The Unfinished Revolution: Russia 1917-1967)等。
《武装的先知》内容叙述了托洛茨基早年的经历、他从孟什维克转变成布尔什维克的过程、他在1905年革命的贡献、他参加和领导1017年十月革命的过程,以及他在十月革命后为保卫布尔什维克苏维埃政权而进行的斗争,当中也阐述了托洛茨基对俄国革命所作的理论思考、“不断革命论”的起源和行程过程。
《被解除武装的先知》则相当全面且系统地介绍1920年代俄共党内错综复杂的、激烈的且残酷的派系斗争,详尽地叙述了当时苏俄领袖们在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党内民主、民族问题、“一国社会主义理论”和“世界革命”等问题上的争论,特别是托洛茨基与斯大林之间的角力。
《流亡的先知》着重在叙述托洛茨基在土耳其、法国、挪威和墨西哥的流亡生涯,他在流亡期间对俄国和世界革命等问题的理论着述,最后以他在墨西哥被斯大林刺杀身亡的悲剧结局告终。
读书超慢的笔者,现在还只把14章的《武装的先知》读到第十一章而已。看来要读完整部三卷本的《先知三部曲》还要一段很长的时间了。无论如何,书中对一个20世纪最重要的革命家的经历和斗争过程作出的生动刻划,无不让笔者对托洛茨基的认识又迈进了一步。虽然一种悲剧的情怀贯穿着整个关于这名杰出革命家的叙述,但是却无损读者们发觉其光芒足以驱走人类社会数千年黑暗的理想泉源。这的确是值得推荐的一部书。
1929年2月10日深夜,五十岁的托洛茨基及其家人离开苏联远东、邻近中国新疆的流放地,被押送到乌克兰在黑海的敖德萨码头,从此被斯大林苏联驱逐出境。 “托洛茨基经常把他一生中的这一时期称为第三次侨居。这一不很确切的界定很难说明他来到王子群岛的情绪。他是第三次被政府驱...
评分1929年2月10日深夜,五十岁的托洛茨基及其家人离开苏联远东、邻近中国新疆的流放地,被押送到乌克兰在黑海的敖德萨码头,从此被斯大林苏联驱逐出境。 “托洛茨基经常把他一生中的这一时期称为第三次侨居。这一不很确切的界定很难说明他来到王子群岛的情绪。他是第三次被政府驱...
评分再也没有大观念了,世界一加速旋转,它就被甩到了二次元空间里。一百年前某人说自己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他是真的想去做点什么的,今天我说同一句话,表明我相信一种共同体取向的社会化生存,一个愿景。一百年前的列夫·托洛茨基说,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性应当可以变得更...
评分人们几乎已经忘记了托洛茨基。人们知道十月革命,却多不知道正是托洛茨基在列宁不在的情况下领导了十月革命;人们知道苏联红军,却多不知道托洛茨基才是红军的缔造者,并率领它打败了英法帝国主义干涉者和白军,捍卫了新生的苏维埃共和国;人们知道新经济政策,却多不知道是托...
评分吹胡子瞪眼的老头 作者: 康慨 我们都经历过将其视作叛徒、特务和卖国贼的漫长时代,斯大林 时代的那些电影里就充斥着对托洛茨基、布哈林、季诺维也夫和加米 涅夫等一干人等的诬蔑和仇恨,因此对我们来说,今天一个真实的托 洛茨基更像是全新的发现。 刺客站在埋首...
托派对于托洛茨基的自发崇拜完全不亚于斯大林主义
评分许久未经历的漫长阅读体验。Deutscher的文字兼具了马克思主义者的战斗力与作为一名追随者的个人关怀。对托洛茨基与社会、苏联及世界环境变迁的结合叙事,让三部曲作为传记作品已经达到巅峰,而更有意思的,则是多伊彻对布尔什维克及诸多政治思想的不经意探讨,更可将本书直接置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脉络之中。托洛茨基的思想本身是因其性格与经历而始:一种浪漫主义的追求与限制于自身的偏狭。只见当代种种不过是曾经的余音未停。力不足,唯有掩卷叹息。
评分他伟岸的身影和纯洁的心灵使我们自惭形秽
评分他伟岸的身影和纯洁的心灵使我们自惭形秽
评分许久未经历的漫长阅读体验。Deutscher的文字兼具了马克思主义者的战斗力与作为一名追随者的个人关怀。对托洛茨基与社会、苏联及世界环境变迁的结合叙事,让三部曲作为传记作品已经达到巅峰,而更有意思的,则是多伊彻对布尔什维克及诸多政治思想的不经意探讨,更可将本书直接置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脉络之中。托洛茨基的思想本身是因其性格与经历而始:一种浪漫主义的追求与限制于自身的偏狭。只见当代种种不过是曾经的余音未停。力不足,唯有掩卷叹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