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高尔基(1868.3.28―1936.6.18)全名马克西姆·高尔基,俄文:Максим Горький,英文:Maksim Gorkiy,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也叫斯克列夫茨基。
1868年3月28日出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下诺夫戈罗德城。
本集中收入了我国读者以前未曾读过的高尔基的作品,这些作品的发表在俄罗斯也只是最近几年的。这些作品有政论文《两种灵魂》、《不合时宜的思想》(节选),给列宁、罗曼·罗兰、丘科夫斯基、亚戈达、斯大林等人的信。两种灵魂》集中反映了1905年革命后高尔基对俄罗斯民族精神的长达十年的深刻思考,同时也是一篇具有真知灼见,但也不无偏激的东西方文化比较论文。《不合时宜的思想》在前苏联曾被禁读达70年之久,直到1988年才重新出版。在这部写于十 月革命前后的著作中,一直向往革命、呼唤革命的高尔基冷静地分析了与革命大潮相伴的将马克思主义庸俗化的过程,尖锐地批评了暂时的革命者(真正的假革命)破坏法制、滥用暴力、摧残、 文化的罪行,热烈地呼吁发展生产、尊重文化、尊重科学和知识分子、弘扬人道主义、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高尔基不愧是高尔基,简直就是名言警句制造机,无论是直指现象本质,还是用隐喻讽刺去揭露某些社会现象,都能感受到他文字的力度,穿透书本直达人心,将彼时急功近利、虚无而不善于思考的“革命者”的浅薄鄙陋之处一一展现。他对黑暗的痛恨和抵御黑暗的意志力是无可比拟的,更...
评分从《不合时宜的思想》论人的全然败坏作者:陈翰捷 提交日期:2007-7-9 9:25:00 | 分类: | 访问量:25 “让我们回想以下,心地善良的俄国人是怎样把钉子钉进基辅、基希涅夫和其他城市的犹太人的头颅里;1906年伊万诺沃-沃兹涅先斯克的工人们是怎样把自己的同事活活地投...
评分言及高尔基(1868-1936),稍有年纪的,是不会有什么陌生感觉的,这种感觉源自一种群体的历史记忆。事实上,高尔基的作品真实地记录了俄罗斯历史上最富戏剧性的时期。高尔基先后当过学徒、搬运工、看门人、面包工人等,切身体验过底层人的苦难。正如鲁迅所说:“他只上过2年学...
评分言及高尔基(1868-1936),稍有年纪的,是不会有什么陌生感觉的,这种感觉源自一种群体的历史记忆。事实上,高尔基的作品真实地记录了俄罗斯历史上最富戏剧性的时期。高尔基先后当过学徒、搬运工、看门人、面包工人等,切身体验过底层人的苦难。正如鲁迅所说:“他只上过2年学...
评分“不合时宜的思想”指的是急功近利的去推翻旧制度以建立新的社会主义无产阶级政权,而不考虑时机是否成熟、条件是否具备的思潮。高尔基恰恰认为在十月革命前后的俄国,是不具备这样的时机与条件的。这并不是说革命的武装力量不足,或者其他什么物质上的原因,而是指无产阶级这...
掷地有声
评分假大空。确实很适合鼓舞农民和工人阶级,怪不得政府会要这个曾经不合时宜的人当传话筒。不过这两年也是高尔基脑子最清楚最有良心的两年。失败的公知意领。
评分阶级意味太强
评分书中呈现给我们一个令人震惊的高尔基,一个不同于《海燕》时期的高尔基。
评分异端的权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